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制与中央集权制的争论是怎么回事

联邦制和中央集权制有什么区别?

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其联邦成员。 第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 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的宪法发生冲突,以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准。 在当今世界近200个国家中,虽然只有20多个联邦制国家,可是,它们的人口总数在22亿以上,而且占了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土地。其中,领土最小的是拉美的圣基茨――尼维斯联邦,267平方公里,最大的是横跨欧亚的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公里。据笔者最近的核查,面积在200多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中,绝大多数是联邦国家。而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中,除了中国以外,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苏丹无不实行联邦制。亚洲第二大国家——我们的邻邦印度,也是联邦国家。缅甸名义上是联邦制国家,国名叫“缅甸联邦”,但自奈温(General Ne Win) 将军在1962年政变夺权,废除联邦宪法后,缅甸便受军人独裁统治,实际已变成单一制国家。 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 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一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将继续存在。当前世界上如美国、中国等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都不是君主专制体制。

  1、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2、美国是三权分立,注重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不属于中央集权制。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英语写法:checks and balances。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在联邦制国家中,美国是个典型。美国在开始并不是个联邦,而是个邦联。原属英国殖民地的13个州为反对英国的剥削和高压政策,于1776年7月集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布13个州脱离英国独立。双方遂进行战争,到1781年,以英方失败而告终。1783年,英、美签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联邦制的最大特点是分权,主权由联邦和各州分享。这既尊重了美国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的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又适应了当进美国急需扩大中央权力的要求。 美国人历来认为,中央集权对自由权构成威胁,传统上,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受置於遥远的中央政府的权力。如何给予政府必要的权力、但又防止形成危害自由的中央集权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权力授予两级政府,使得每一级政府各自在其范围内具有最高权力。最接近人民的州政府事实上起著制约国家政府的作用。这一创新在美国立国前辈看来很有道理;事实上,美国的代表制要求代表与被代表的人民有地域上的直接联系。地方观念对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吸引力,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人们本能地 "更喜欢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所熟悉的东西,不放心遥远而抽象的东西。" 分配给州的权力常常被称为 "州权", "州权"观念基於的前提是,地方观念是重要的,人们愿意信任他们有能力控制的政府。和国家政府相比,人民本能地感到州政府能够满足这一要求。这种信念解释了为什麼大多数美国人仍然希望地方政府控制那些影响他们每天生活的建制,如警察、学校和医院等,但同时坚持,公民权应该全国一致,而不应该因州而易。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联邦制都在限制权力的框架下,满足了地方和国家的需要。 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1)是关于自治、非集权、多样性的宪制安排。它有两个基本的建构原则,第一,制定一部有严格修改程序的宪法,在全国政府与各构成单位(州、省、邦)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全国政府管理国防、外交、统一大市场等与全国人民密切相关、需要集中管理的特殊事项,其他与各构成单位人民密切相关、能够分别管理的一般性事项,都由各构成单位政府管理。第二,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或自组织权。(2)各构成单位议会议员、政府首长,由当地人民选举产生。(3)绝大多数联邦国家的构成单位并且有自己的宪法,规定自己的政府组织形式。(4)此外,联邦制还有两个并非不重要的原则:联邦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其中一院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另一院由各构成单位选举或任命的代表组成;(5)当联邦与各构成单位发生权力冲突时,由独立的司法机构——联邦最高法院或宪法法院依据宪法裁决。

联邦制等于权分个区到中央。中央集权则相反。自我感觉联邦要比中央集权民主。

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制与中央集权制的争论是怎么回事
在美国建国初期,关于采用联邦制还是中央集权制的争论由来已久。原本作为英国殖民地的13个州,在1776年通过《独立宣言》摆脱了英国的统治,并在1783年正式获得独立。在此之后,美国面临一个政治结构的选择:是维持松散的邦联,还是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联邦制的核心在于分权,它允许联邦和各州分享主权。...

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制与中央集权制的争论是怎么回事
1783年,英、美签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联邦制的最大特点是分权,主权由联邦和各州分享。这既尊重了美国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的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又适应了当进美国急需扩大中央权力的要求。 美国人历来认为,中央集权对自由权构成威胁,传统上,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受置於遥远的中央政府的权力。如何给予...

联邦制这一政治体制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首先,联邦制满足了美国建国初期对中央集权的需求,同时保留了各州在地方事务上的自主权。这种制度设计尊重了各州的传统权力,并适应了当时美国社会对加强中央政府的迫切要求。其次,联邦制确保了各州在政策制定上的参与和影响力,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州与州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这种结构不仅允许...

为什么美国建国就实行联邦制,而近代中国不行?
美国建国之初实行联邦制,与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紧密相关。源自欧洲封建社会的痕迹,美国独立之初的州权主义,以及与瑞士、荷兰类似的自治理念,如司法独立和民兵体系,都是联邦制的基石。这种制度允许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同时保持整体的国家利益统一。相比之下,近代中国的联邦制尝试并未成功,主要是由于种族...

美国建国之初为什么要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
4. 为了促进美国的更好发展,美国人在1787年制定了联邦宪法,也称为《1787年宪法》。5. 这部宪法确立了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的地位,其中央政府的权力大于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仍保留一定的自治权。6. 因此,联邦制下的美国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体。7. 总的来说,美国从邦联制转向联邦制,是...

联邦制和中央集权制有什么区别?
联邦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差异:联邦制是由多个单位联合而成的统一国家。在联邦制国家中,联邦政府拥有国家主权,负责对外交往。2. 权力分配:联邦政府设有国家最高立法和行政机关,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领导联邦各成员。3. 法律体系:联邦制国家拥有统一的联邦宪法和法律,...

必修一美国联邦制权利结构
一、美国联邦制下的权力结构 1、强有力的联邦政府:美国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实行中央集权。联邦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最高权力,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政府平等地行使本州权力,并对联邦政府负责。2、分权原则: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如国防军事、战争、外交、...

美国邦联制下,中央和地方是如何分权的?作用如何
美国联邦制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一种制度,是在1787年宪法中确立的,直到今日。联邦政府掌握国家大权,具体是国会掌握立法权,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些权力地方都不可违背,这就是中央集权的表现。但是地方相对来说也有一定的自治权,比如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

美国建国之初为什么要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
制定了联邦宪法也称之为《1787年宪法》,这部宪法规定美国成为联邦制国家,联邦制下的美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央政府的权力打过地方,但是地方也有一定的自治权。所以联邦制下的美国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体。总的来说,就是因为邦联体制下的美国不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最终选择了联邦体制。因为...

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美国联邦制的建立,旨在确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实现中央集权。1787年宪法基于三权分立的原则,将联邦政府的权力细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独立而平等的分支,彼此之间形成制约与平衡,有效防止了专制现象的出现。在立法方面,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构成,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并掌控着统一的联邦财政。这一...


其它相关链接

资料来自于网友,若有质量问题,请联系电邮
© 狮子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