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简介

萨尔浒之战简介

后金和明朝共进行了两次大的决战,一次萨尔浒之战,一次松锦大战。

1619年,对明朝来说,是万历四十七年;对后金来讲,是天命四年。这一年,明朝与后金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了后金政权。之后的两年,努尔哈赤都在积极发展生产,招兵买马,为反明做准备。

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正式发布“七大恨”,起兵反明。以前,努尔哈赤只能说是有反明之心,但是没有同明朝正式决裂。“七大恨”一发布,后金跟明朝的矛盾就摆在了明处。努尔哈赤马上行动,率兵两万进攻明朝的抚顺。后金攻陷抚顺等地后得到大批战利品,回到都城赫图阿拉。

后金占领抚顺的消息传到京师,明神宗感到事态严重,决定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由于缺兵缺饷,大部队没有立即行动,而是经过半年多的准备。

在1619年二月,以号称四十七万,实际上只有十万人马左右的军队在沈阳地区集结。杨镐坐镇沈阳,兵分四路,分别由西路杜松、北路马林、东路刘、南路李如柏统领,想要一举歼灭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杨镐选择这个时候出发,在天时上显然不利。因为二月的东北地区大雪纷纷,江河结冰,明朝的军队根本不能适应这样的气候。再说说“地利”。这一路上山路崎岖,密林丛生,而且后金还设置了很多障碍和陷阱,明朝行军困难重重。

精明的努尔哈赤看到了明朝分兵的弊端,他认为明军南北两路道路遥远,充满艰难险阻,不能立刻达到,决定“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将十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战。

杜松率领的明军主力最先杀过来,想得到消灭努尔哈赤的头功。这杜松也算一员久经沙场的猛将,他乌黑如漆,人称“杜黑子”。在打仗时,喜欢掳起两臂,持着金刀乱砍。但他有勇无谋,贪功冒进,为此吃过不少亏。

杜松这次为了得到头功,不顾大军从抚顺出发时正下着大雪,天气恶劣,却只管行军,搞得军队人困马乏。他先攻占了萨尔浒山口,接着分兵两路,把一半兵力留在萨尔浒扎营,自己带了另一部精兵攻打后金地界藩城。

经过侦察,努尔哈赤得知杜松率领的是明军主力,已经兵分两路从抚顺出发扑了过来,于是集中兵力,先对付杜松。努尔哈赤集中六万八旗军队去对付杜松三万多人的军队,且是以逸待劳,在人数和体力上均占优势。

努尔哈赤决定首先拿下杜松的萨尔浒大本营,于是抄了杜松的后路。明军知道自己后路被断,军心大乱。这样一来,驻守在界藩的后金军又把杜松率领的另一支军队打败。

此时,北路军马林赶来,率领军队赶到一个叫尚间崖的地方。马林在得到杜松军战败的消息后,不敢前进,将军队分驻三处就地防御。马林为保存实力,挖掘三层战壕,将火器部队列于壕外,骑兵在后。但这看似坚固的防御,还是让骁勇善战的后金军队打败。

就这样,马林的第二路军也败在了努尔哈赤手上。

接着,率着东路军队的明朝将领刘从东部来了。此时,一路急行军的刘部已经是饥寒交迫,行动非常缓慢。在刘军队经过之处,有一个叫阿布达里岗的地方。这是一个山谷,两旁山河密林,努尔哈赤事先就把军队埋伏在山林里。

努尔哈赤用计让后金的军队换上明朝军队的衣服,带着明军的旗帜,引诱刘,说杜松已经拿下赫图阿拉,你快出兵。刘果然中计,急着进军,结果被早已埋伏在周围的后金军伏击。

刘毕竟是武状元出身,经历过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能舞动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镔铁大刀,人称“刘大刀”,后人称赞他为“晚明第一猛将”。只见他骑着马就跟后金军搏斗。

他先是左肩中箭,但仍然英勇杀敌。接着右肩又中一箭,他还是骑着马继续奔驰。最后后金军一刀劈到他脸上,把他半边脸劈掉了,他终于从马上摔下来。双方激战的场景,惨烈无比。刘军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这样,东路军也被消灭。现在,只剩下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

当李如柏接到撤退命令时,被后金哨探发现,后金哨探在山上鸣锣发出进攻信号,大声呼噪。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一千余人。

至此,杨镐的分兵计划彻底失败,后引咎辞职。杜松、刘和马林战死,后来李如柏也因此事自杀。

这场战役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四五天的时间,努尔哈赤就让杨镐军队损失了一大半,文武将领死了三百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元气大伤,对后金只能取守势。



努尔哈赤对明朝的经典战役
萨尔浒之战简介: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二三月间,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及附近地区大败明军4路进攻的重要反击战,是明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万历四十六年,抚顺、清河城、东州、马根丹等城堡相继失守,朝野震动。明廷遂调集兵将向后金发动大规模军事...

明清萨尔浒之战简介,明朝参战的将领有哪些?
萨尔浒之战是明清于1619年打的一场关键性战役,后金军队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以少胜多大败明军的四路围剿,这次战役成为了明衰清盛的重要转折点。下面一起来看下萨尔浒之战的具体战役过程,及明朝的派出的将领都有哪些人。明清萨尔浒之战简介 清朝还叫后金,是出身女真族的努尔哈赤在东北创建的政权,也...

萨尔浒之战简介
萨尔浒之战简介 后金和明朝共进行了两次大的决战,一次萨尔浒之战,一次松锦大战。1619年,对明朝来说,是万历四十七年;对后金来讲,是天命四年。这一年,明朝与后金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了后金政权。之后的两年...

萨尔浒之战明朝最高指挥官明朝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和后金之间的一场战争。萨尔浒之战打败明军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叫清朝,明清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萨尔浒之战,是发生在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晋末天命四年)二月至三月间,明朝与晋末辽东战争的一次战略决战,萨尔浒之战简介萨尔浒之战发生在明朝末年,1619年3月1日...

萨尔浒之战简介
萨尔浒之战发生在明末时期,公元1619年三月初一到三月初五。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在此次战役中,后金军队大获全胜,5日之内连破3路明军,歼敌5万左右,并且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为后金入土中原打下厚实基础。 北宋末年,女真完颜等部落从东北进入黄河流域,建立金朝,另一半则继续留守东北。明初,留守东北...

萨尔浒之战的具体经过简介
萨尔浒大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萨尔浒之战的具体经过简介。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和后金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自从后金的努尔哈赤兴师伐明以七大恨为由之后,明朝的杨镐便采取了以赫图阿拉为目标、四路会攻的作战方针,出动总兵马林、总兵杜松、总兵李如柏和总兵刘綎等领兵数万向后金进攻。明朝一方兵力强大,兵源...

明朝与蒙古萨尔浒之战的具体经过简介
明朝与蒙古萨尔浒之战的具体经过简介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萨尔浒战役当中的一些情况都让大家好奇不已,尤其是对于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萨尔浒之战军力对比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在战争之前,明朝对外一直宣称自己的部队是四十万,而实际上明朝的军队根本就没有...

萨尔浒战役简介!
萨尔浒之战本由明方发动,后金处于防守地位,然而该役竟以明军之惨败而告终,并由此成为了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役之后明朝对后金之战略态势由主动变为被动,明帝国于东北地区的藩篱逐渐丧失,日后虽调兵谴将、征加粮饷却再也无法获得对后金的战略主动权,并直至王朝覆灭。 万历四十六年(天命...

盛京之战内容简介
四个世纪前,明朝政权腐败,对边疆人民实行残酷统治。民族英雄努尔哈赤为粉碎明朝重兵围剿,建立八旗领导人民打响了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征战前夕,努尔哈赤率众八旗、贝勒、护卫来到草原,仰望苍穹,叩拜天、地神,并点燃出征之火。努尔哈赤部下个个身怀绝技,英雄善战,马上绝技奇特,能捡葫芦、挑草人、砍...

袁崇焕为什么被凌迟处死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特别严重,在内农民起义不断,在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时刻威胁着大明江山。1619年明朝和后金发生了萨尔浒之战,24万明朝军队全军覆没,从此后金从战略防守转变为战略进攻,努尔哈赤率领的八旗军攻城略地占领了东北大片领土,后金政权成了大明的心腹大患。在大明内外交困之际,出现了...


其它相关链接

资料来自于网友,若有质量问题,请联系电邮
© 狮子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