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人物评价
梁遇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被忽略的角色。他的生命虽然仅27年,留下了37篇小品文和二三十部译作。他的人生和创作,如同一团跳动的火焰,即使最终化为一点残灰,仍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烈焰之中。
在他的作品中,梁遇春对火有着特殊的情结。他希望生活如火焰般无拘无束,顺着自己的意志狂奔,充满生气和趣味。精神如火焰般飘忽莫定,冲破习俗、成见和道德的束缚,恣意飞舞,迸发出火花,幻化出五色的美焰。他以观火者的视角,把自己燃烧进去,即使知道生命最终将熄灭,化为一堆灰烬,这份投入中蕴藏了悲壮的色彩和绝望与无奈。
梁遇春的散文创作如同他的人,率真随兴,即使如昙花一现,其智慧灵动与强烈张力至今仍令人惊诧、激动。他的创作,是溶入生命的狂潮,是一种投入和燃烧。
梁遇春深受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的影响,被郁达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他的散文感伤色彩、夹叙夹议以及华美的词藻与丰富的想象,都能看到兰姆的影子。
扩展资料
梁遇春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师从叶公超等名师。其散文风格另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写多篇著作,被誉为“中国的伊利亚”。
梁遇春的<春雨>
梁遇春的这种流浪汉式散文就是基于那种“小丑”式的审美认同倾向。当然,耀斯的解释学理论产生于西方文化环境中,与中国现代散文作者的整体文化视域是不同的,但梁遇春的创作显然受到过西方散文的影响,梁遇春的业师叶公超在1933年除夕为他的遗著《泪与笑》作跋语时就评价这位学生:“在这集子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确实是受...
梁遇春的名言
感觉钝迟是成功的代价,许多扬名显亲的大人物所以常是体广身胖,头肥脑满,也是出于心灵的空虚,无忧无虑麻木地过日。归根说起来,他们就是那么一堆肉而已。《春醪集》 我客厅里有一个假康熙的大花瓶,我对它发呆地问它的意义几百回,它总是呆呆地站着,说不出一句话来。但是我却知道花瓶的...
文学素养文学素养高雅的代表人物
叶紫、吴组湘、瞿秋白等人的小说揭示社会底层的疾苦,卞之琳的诗歌富含哲理,梁遇春的散文清新自然,施蛰存和端木蕻良的文学探索深入而独特。丁西林以其喜剧才华在文学界独树一帜。这些大师们的身影,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学的瑰丽宝库,他们是文学素养高雅的代表人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介绍一些中国现代知名作家 和他们的代表作
长篇代表作《留芳记》,受《孽海花》启发,以一位与“政治军事无关的人”(即梅兰芳)担任贯串人物,写民国开国历史演义,影响较大。 梁遇春,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本书收入他的小品文 26篇、书话评传9篇、序文 4篇、书信41通、译文12 篇。 梁遇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写作英国随笔风格的散文小品,擅长...
kissing the fire《吻火》赏析 (吴福辉)
在梁遇春的所有散文中,《吻火》是最短的一篇,它并非纯议论,而是为悼念朋友,一位作家而写。这需要我们理解作者与被纪念人物之间的关系。尽管梁遇春与徐志摩的交往并不深,但他们在《新月》杂志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徐志摩曾是《新月》主编,而梁遇春在1928至1929年间为《新月》撰写了众多作品。然而,当...
梁遇春集目录
最后,我们看到"青年之不朽感",哈兹里特的智慧火花,"一个单身汉对于结了婚的人们的行为的怨言(兰姆Charles Lamb)"则展示了他对婚姻观的独特见解。"巴特纳的杂录",梁遇春的影子在他人笔下延续,"梁遇春先生(温源宁)"和"谈梁遇春(冯至)",是对他作品的致敬与评价。编后记中,是对梁遇春先生作品的...
朱湘相关人物
朱湘,1904年出生,1933年去世,他的诗歌才华横溢,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梁遇春,1906年诞生,1931年离世,他的散文温婉细腻,为现代散文增添了新的色彩。梁实秋,1903年出生,1987年逝世,他是散文大家,以其独特的散文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了几代读者。
废名简介和废名为何不如沈从文出名?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1925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其后,相继创作有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1932年) 、《桥》(1926-1937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
梁遇春的散文读后感
梁遇春说,散文就是用轻松的文笔,随随便便地来谈人生,和诗歌比起来,散文只是更洒脱,更胡闹些罢了。 如他自序中所言,整本书亦仿佛他正对着大半杯未喝完的春醪,随意和你聊着种种…… 《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信的抬头是“秋心”,原以为真是作者写给一位故友的,后来看了注释才知道,原来...
梁遇春散文图书目录
5. 醉中梦话(一): 在酒精的催化下,梁遇春分享的内心世界和幻想。6. “还我头来”及其他: 一系列短篇散文,揭示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7. 人死观: 对生死的独特见解,反映出梁遇春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8. 查理斯·兰姆评传: 一部文学人物的研究,展现了他对这位作家的敬仰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