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所说的“僵尸”现实世界真的存在吗? 电影中的悬浮山在现实中会存在吗?

电影中的悬浮山在现实中会存在吗?

1911年4月8日,荷兰科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发现超导现象。科学家从此打开了一个奇异世界的大门。2009年,一部科幻电影《阿凡达》让超导景象深入普通公众。电影里,神秘潘多拉星球最具特色景致之一,莫过于那一座座悬浮着的哈利路亚山,挂在朵朵白云间的飞天瀑布是何等壮美!电影中一种叫作“Unobtanium”的神奇室温超导矿石悬托起了哈利路亚山。为了掠夺这些奇珍异宝,疯狂的人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欲摧毁纳威人的家园。然而,现实中是否存在室温超导体呢?超导磁悬浮又是如何实现的?
让专家为你解答吧!

超导材料
借助气、声、磁、电等外界作用力,只要能抵消重力的影响就可以使物体悬浮。现实世界中,我们身边的悬浮现象比比皆是。飞鸟和鱼虾利用空气或水的浮力、火箭依靠往下剧烈喷射的气体推力都可以实现悬浮,而超导磁悬浮似乎是最具有神秘魅力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超导呢?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温度降到低于某一特定温度的时候,电阻突然变为零的现象。这类材料被称为超导材料,对应发生超导现象的温度点就叫作超导临界温度。如果你给一个环形的超导体通上电流并断开回路的话,电流将持续不断地在超导环里面流动而几乎不衰减。这是因为材料内部的电子在低温下已经两两配对,并且电子对都是步调一致的,从而抵消了运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电阻效应。如果将超导体置于磁场环境下的话,超导感应电流的存在将使得超导体内自动形成一个如“金钟罩”“铁布衫”一样的屏蔽场,有效抵消了外界磁场,导致超导体内磁场为零。这便是超导体的另一种特性——完全抗磁性。完全抗磁性的存在,导致磁力线无法进入超导体内部,超导体对靠近的磁性材料有着强烈的排斥作用,如果排斥力正好抵消重力,磁悬浮也就实现了。

提出常规金属超导理论的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左)、库珀(中)、施里弗(右)
其实,超导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元素周期表中大部分金属元素单质都是超导体,一些非金属材料在高压下也是超导体。遗憾的是,这些超导体的临界温度都非常苛刻,比如,于1911年发现的第一个超导体金属汞的临界温度在4开(?269℃),已经接近绝对零度,直到1986年以前,最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是铌锗合金(Nb3Ge),仅为23开。要达到如此低的温度需要依赖昂贵的液氦来制冷,这就为超导实验带来了诸多局限,超导用于实际生活更是遥不可及。
1957年,物理学家巴丁、库珀和施里弗建立了传统超导体的BCS理论并成功解释了金属单质和合金中的超导现象。理论物理学家据此预言,超导临界温度将不可能超越40开(?233℃)。然而实验物理学家并没有放弃对更高转变温度超导体的探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和瑞士科学家穆勒在通常认为是绝缘体的镧钡铜氧(La-Ba-Cu-O)陶瓷材料中发现了35开(-238℃)的超导电性,紧接着华人科学家朱经武、吴茂坤以及中国科学家赵忠贤等人发现了具有93开(?180℃)超导的钇钡铜氧(Y-Ba-Cu-O)体系。最终这类铜氧化物超导体最高临界温度提高到了165开(?108℃)附近,从而被称为高温超导体。高温超导体的临界温度迈入了液氮温区,大大降低了研究和应用的成本。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这种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陶瓷特性因而存在可塑性差、临界电流密度低等先天缺陷,而且其超导微观机理比常规金属超导体要复杂得多,至今人们也没有一致的认识。
于是,科学家又加快了超导材料探索的脚步,陆续发现了许多超导新家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01年临界温度高达39开的二硼化镁超导体被日本科学家发现;2008年日本科学家细野秀雄等发现了26开超导的镧铁砷氧(La-Fe-As-O)体系,随后在中、美、德、日等多国科学家努力下在短短3个月内将临界温度提升到了56开,并在这个超导家族发现了更多新成员。这类超导体被称为“铁基超导体”,是目前最为庞大的超导家族。诸多新超导体的不断涌现,让超导研究领域高潮迭起,人类对超导的不断深入认识也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凝聚态物理的研究。

用超导磁发射太空飞船(设计图)
历史上,已经至少有10位科学家因超导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新超导材料探索和超导机理研究队伍中,华人的身影越来越多,他们为超导研究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如今,从合金到氧化物,再到铁基超导,乃至有机超导材料等,超导的微观机理都不尽相同,似乎暗示“条条大路通超导”。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有可能发现临界温度在室温300开(约25℃)附近的室温超导体。

高温超导材料钇钡铜氧

丧尸原本是传说中的一种生物,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学,可能以后真的会出现一种能让人变成丧尸的病毒或者细菌吧。不过放心,这里我们还很遥远。
最后再说一遍,丧尸什么的都是假的!不要乱信网上说的话!

有的,人死之后各机能没有完全的死亡,如果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那就说不好会诈尸了,诈尸可不是传说,有好多的史书都有记载的。 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土地潮湿阴气重的地方就被人称作养尸地,这在江西最明显,他们那的人死之后都不地葬,全是悬棺葬(把棺材直直的镶入凿好的山洞)。还有西藏的某地也一样,尸体全都树葬。江西、西藏等等很多地方的门槛都很高就是防止僵尸进屋。 你可以在网上查下,解放后仍有多起诈尸事件。国家为了不让消息外泄还专门派部队去剿尸。

电影里所说的“僵尸”现实世界真的存在吗?
有的,人死之后各机能没有完全的死亡,如果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那就说不好会诈尸了,诈尸可不是传说,有好多的史书都有记载的。 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土地潮湿阴气重的地方就被人称作养尸地,这在江西最明显,他们那的人死之后都不地葬,全是悬棺葬(把棺材直直的镶入凿好的山洞)。还有西藏的某地也一...

世界上有僵尸吗
因此,当一个生物死亡,其尸体在经历尸僵现象后,就能呈现出僵硬、固定在死亡时姿势的特征。这些特征与电影和小说中所描绘的僵尸形象相吻合。所以,从科学角度来看,僵尸是真实存在的。但这并不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遇到真正的僵尸。电影和小说中的僵尸是基于这一生物学现象,通过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虚...

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世界上不存在僵尸。以下是详细解释:僵尸是虚构的文化元素:僵尸在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但这些都是人们基于想象和创意虚构出来的,没有科学依据。违反生物学和医学原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死亡后,身体组织和器官会逐渐分解,细胞失去活性,无法再进行生命活动。僵尸所描述的死后复活等特征,...

丧尸片比较现实是真的吗?
1. 丧尸片的现实性并非真实存在。2. 丧尸作为虚构的怪物,其现实性通常不被接受。现实中不太可能出现像电影中那样大规模的毁灭性灾难。3. 在我看来,目前最接近科学的丧尸片是《World War Z》(僵尸世界大战)。该片详细描述了病毒的感染过程和应对策略。4. 影片中病毒在宿主死亡后12秒内侵入脑部,...

僵尸电影里面的僵尸是真尸体吗
僵尸电影中的僵尸形象通常来源于民间传说和现代恐怖小说。这些形象大多具有吸血鬼的特征,能够复活并攻击活人。然而,这些形象与真实世界中的尸体毫无关联。创作者们将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恐怖形象。这些恐怖电影的创作初衷往往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不是为了描述真实世界中的现象。

现实中真的有僵尸吗?
在现实中,关于僵尸的说法,源自于某些文化和传说,但是否真实存在,科学界并没有确凿证据。僵尸的概念常出现在小说、电影、游戏等娱乐媒体中,多基于对死亡与复活的想象。科学角度而言,人类死亡后,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停止,细胞代谢停止,生物体进入死亡状态。在这个阶段,生物体通常不再能自主行动,也不...

世界上有僵尸吗?
确实,关于僵尸的存在,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不存在的,至少在科学和现实世界中没有证据支持它们的存在。人们对于僵尸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电影、电视、小说以及视频游戏等娱乐作品。这些媒介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的故事设定,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僵尸形象,但它们都属于虚构的范畴。尽管僵尸在文化作品中具有极高的...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因此,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和逻辑连贯性,我们可以说,至少没有电影中描绘的那种丧尸存在。当然,这并不排除科学幻想或文化创作中的虚构元素,但作为现实世界的解释,丧尸的概念与我们已知的自然法则相悖。所以,尽管它们在娱乐领域中盛行,但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找不到真正的“僵尸”。

僵尸真的有存在的可能吗? - 知乎
细胞在生命终止后迅速死亡,肌肉收缩的基础不复存在。因此,尸体无法产生动作,所谓僵尸之说,仅存在于神话和恐怖电影中。科学证据表明,生物死亡后,由于细胞功能的丧失,肌肉无法收缩,无法支撑起所谓“僵尸”的形象。从生理学角度,僵尸这一概念实为虚构。基于现代科学认知,僵尸之说缺乏生物活动的基础,仅...

电视上常看到僵尸之类的影片,现实是不是真的有呢?
当然有了,动物(也包括人)死了,尸体就变僵硬了,所以僵尸是有的,只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僵尸是不会动的


其它相关链接

资料来自于网友,若有质量问题,请联系电邮
© 狮子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