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分六十六国分别是什么?地图是什么样?

1. 山城国:位于近畿地区,今天的京都府。
2. 大和国:位于近畿地区,今天的奈良县。
3. 河内国:位于近畿地区,今天的大阪府东部及兵库县一部。
4. 摄津国:位于近畿地区,今天的大阪府西部及兵库县一部。
5. 和泉国:位于近畿地区,今天的堺市及泉州市。
6. 伊贺国:位于东海道,今天的伊贺县。
7. 伊势国:位于东海道,今天的三重县。
8. 志摩国:位于东海道,今天的爱知县一部。
9. 尾张国:位于东海道,今天的爱知县。
10. 三河国:位于东海道,今天的静冈县西部及爱知县一部。
11. 远江国:位于东海道,今天的静冈县东部。
12. 骏河国:位于东海道,今天的静冈县南部。
13. 伊豆国:位于东海道,今天的静冈县西部。
14. 甲斐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长野县。
15. 相模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神奈川县。
16. 武藏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东京都西部。
17. 安房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千叶县南部。
18. 上总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千叶县中部。
19. 下总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千叶县北部。
20. 常陆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茨城县。
21. 近江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大阪府西部及滋贺县。
22. 美浓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爱知县西部。
23. 飞驒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岐阜县。
24. 信浓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长野县。
25. 上野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新潟县。
26. 下野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栃木县。
27. 陆奥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青森县至宫城县。
28. 出羽国:位于东山道,今天的山形县至秋田县。
29. 越后国:位于北陆道,今天的新潟县。
30. 越中国:位于北陆道,今天的富山县。
31. 越前国:位于北陆道,今天的石川县。
32. 能登国:位于北陆道,今天的石川县一部。
33. 加贺国:位于北陆道,今天的石川县西部。
34. 若狭国:位于北陆道,今天的福井县。
35. 佐渡国:位于北陆道,今天的佐渡岛。
36. 丹波国:位于山阴道,今天的京都府南部。
37. 丹后国:位于山阴道,今天的外府县。
38. 因幡国:位于山阴道,今天的新潟县一部。
39. 但马国:位于山阴道,今天的兵库县一部。
40. 长门国:位于山阳道,今天的山口县。
41. 周防国:位于山阳道,今天的山口县。
42. 安艺国:位于山阳道,今天的广岛县。
43. 备后国:位于山阳道,今天的广岛县一部。
44. 备中国:位于山阳道,今天的冈山县。
45. 备前国:位于山阳道,今天的冈山县一部。
46. 美作国:位于山阳道,今天的冈山县一部。
47. 播磨国:位于山阳道,今天的兵库县一部。
48. 阿波国:位于南海道,今天的德岛县。
49. 赞岐国:位于南海道,今天的爱媛县。
50. 伊予国:位于南海道,今天的爱媛县。
51. 土佐国:位于南海道,今天的高知县。
52. 淡路国:位于南海道,今天的香川县。
53. 纪伊国:位于南海道,今天和歌山县。
54. 萨摩国:位于西海道,今天的鹿儿岛县。
55. 大隅国:位于西海道,今天的一部分鹿儿岛县。
56. 日向国:位于西海道,今天宫崎县及鹿儿岛县一部。
57. 肥后国:位于西海道,今天熊本县。
58. 肥前国:位于西海道,今天长崎县及熊本县一部。
59. 筑后国:位于西海道,今天福冈县。
60. 筑前国:位于西海道,今天福冈县一部。
61. 丰后国:位于西海道,今天大分县。
62. 丰前国:位于西海道,今天福冈县一部。
63. 对马国:位于西海道,今天对马岛。
64. 壹岐国:位于西海道,今天壹岐岛。
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日本战国时代起始于1467年,结束于1615年。室町幕府后期,各地大名崛起,其中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成为战国时代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德川家康建立的德川幕府标志着日本进入江户时代。

日本战国时期,日本分为几个国啊(我的意思是类似尾张啊,越后,土佐这样...
一共是66国,一般的西海道的壹岐国 对马国不算在里面 【东海道 十五国】伊贺国 伊势国 志摩国 尾张国 三河国 远江国 骏河国 伊豆国 甲斐国 相模国 武藏国 安房国 上总国 下总国 常陆国 【东山道 八国】近江国 美浓国 飞驒国 信浓国 上野国 下野国 陆奥国 出羽国 【北陆道 七国】...

战国六十六国含义
所谓“战国六十六国”,是指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全日本的六十六个行政区划名称。这一划分源于奈良时代,基于日本天武天皇创立的“近畿七道”进行行政分区,最终确定为六十六个国。日本的分国制始于奈良时代,旨在通过行政区划来加强中央集权,提升国家治理效率。天武天皇创立的“近畿七道”是这一制度的...

日本也有战国时代,在此期间各个势力分布是怎样的?
当时六十多国分别分布於五畿七道(ごきしちどう)(Go-ki-Shichi-Dou)内 五畿(ごき)(Goki),即天皇京畿一带之五国,又称「畿内」(きない)(Kinai): 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 七道(しちどう)(Shichi-Dou)分为东山道、东海道、北陆道、南海道、西海道、山阳道及山阴道;依照日本地理及地势命名。

日本战国时期各大名势力和各分国的详细石高数据、资料?
3. 【地图】日本战国时代势力地图集:介绍了各个国家的势力范围。4. “石”的介绍、兵役的后勤、尾张国力的推算等:解释了石高在战国时期的重要性。5. 太阁检地分国石高图:展示了太阁检地时期的全国石高数据,存在与庆长乡帐较大的差异。6. 太阁检地石高倒数排行榜:以山城、甲斐为中间线,展示...

求日本战国时代各国有多少郡
不少游戏中分陆奥为岩代、磐城、陆前、陆中、陆奥,分出羽为羽前、羽后,其实是明治初年的细分)地方为“东北”;山阴、山阳两道为“中国”(这是相对京都、奈良的距离远近而言,六十六国各有远、中、近之分,如九州诸国就属于远国,但通常“中国地方”仅指山阴、山阳两道;同时也有“日本国中部...

日本也有战国时代,在此期间各个势力分布是怎样的?
在历史上的日本战国时代,国家分布情况如下:五畿(ごき):即天皇京畿一带的五国,又称畿内(きない),包括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七道(しちどう):分为东山道、东海道、北陆道、南海道、西海道、山阳道及山阴道。这些道依照日本地理及地势命名。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共一国(十区...

日本战国时期各大名势力和各分国的详细石高数据、资料?
看这个表,我把两次检地结果放到一起对比了一下,增长超过一万石的部分我标了绿,减少超过一万石的部分我标了红,石高差异项目是我根据具体的差异四舍五入得出来的,所以跟分国石高四舍五入的结果有差距,这是正常现象:太阁检地这么不准,以至于有些对战国时代石高做推算的学者都不用太阁检地的...

日本战国时代的东西国从地理上是怎么划分的?
起源 “东国”是日本古代的地理概念。广义指现在的东京、茨城一带;狭义指奈良以东、东北以南的广大地区。行政区划 东国的行政区划,随时代发展而不同。总体上有以下划分:二关以东(东海道铃鹿关、北陆道不破关)伊势国・志摩国・美浓国・飞騨国・尾张国・三河国 ...

日本战国时期时日本分裂成了多少个小国?分别是什么国?
一万七千八百五十四石,志摩国二郡 五十七万千七百三十七石,尾张国八郡 二十九万七百十五石,三河国八郡 二十五万五千百六十石,远江国十四郡 十五万三千八百石,骏河国七郡 二十二万七千百六十石,甲斐国四郡 六万九千八百三十二石,伊豆国三郡 十九万四千三百四石,相模国八郡 六十六万七千百六石,武蔵...

日本战国时期国名
而这一时期也是日本战国人材辈出的时代。其中以关东的北条氏康,越后(属北陆地区)的上杉谦信,甲斐(东海地区)的武田信玄之间为争夺关东,信浓等地的霸权的战争为代表。而东海地区因为有甲斐的武田信玄,尾张的织田信长和后来统一日本的三河德川家康而成为战国时期的英才发源地。武田信玄经过多年战争...


其它相关链接

资料来自于网友,若有质量问题,请联系电邮
© 狮子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