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日本分为几个国啊(我的意思是类似尾张啊,越后,土佐这样的)。 日本古代 土佐守 又是啥呢

日本古代 土佐守 又是啥呢

土佐是地名
大概在日本中部,日本古代的一个郡
官职貌似是从四位左右
置于日本各国的地方官,相当于现在的知事,
总管该国的行政、司法、警备等一切政务。
长官称为守。
这个官职就是土佐的守。

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五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战国六十六国:
近畿五国——山城、大和、河内、摄津、和泉
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北陆道——越后、越中、越前、能登、加贺、若狭、佐渡
山阴道——丹波、丹后、因幡、但马、出云、石见、伯耆、隐岐
山阳道——长门、周防、安艺、备后、备中、备前、美作、播磨
南海道——阿波、赞岐、伊予、土佐、淡路、纪伊
西海道——萨摩、大隅、日向、肥后、肥前、筑后、筑前、丰后、丰前、对马、壹岐
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

扩展资料: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
但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
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日本战国

一共是66国,一般的西海道的壹岐国 对马国不算在里面
【东海道 十五国】
伊贺国 伊势国 志摩国 尾张国 三河国 远江国 骏河国 伊豆国 甲斐国 相模国 武藏国
安房国 上总国 下总国 常陆国
【东山道 八国】
近江国 美浓国 飞驒国 信浓国 上野国 下野国 陆奥国 出羽国

【北陆道 七国】
若狭国 越前国 加贺国 能登国 越中国 越后国 佐渡国

【山阴道 八国】
丹波国 丹后国 但马国 因幡国 伯耆国 出云国 石见国 隐岐国

【山阳道 八国】
播磨国 美作国 备前国 备中国 备后国 安艺国 周防国 长门国

【南海道 六国】
纪伊国 淡路国 阿波国 赞岐国 伊予国 土佐国

【西海道 十一国】
筑前国 筑后国 丰前国 丰后国 肥前国 肥后国 日向国 大隅国 萨摩国 壹岐国 对马国

【畿内 五国】
山城国 大和国 河内国 和泉国 摄津国

日本战国六十六国:
近畿五国——山城、大和、河内、摄津、和泉
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北陆道——越后、越中、越前、能登、加贺、若狭、佐渡
山阴道——丹波、丹后、因幡、但马、出云、石见、伯耆、隐岐
山阳道——长门、周防、安艺、备后、备中、备前、美作、播磨
南海道——阿波、赞岐、伊予、土佐、淡路、纪伊
西海道——萨摩、大隅、日向、肥后、肥前、筑后、筑前、丰后、丰前、对马、壹岐
百度百科可查

日本战国时期,日本分为几个国啊(我的意思是类似尾张啊,越后,土佐这样...
1. 在日本战国时期,全国划分为大约66个国,其中包括东海道的壹岐国和对马国,但这两国通常不被列入常规的“国”划分之中。2. 东海道共有十五国,包括伊贺国、伊势国、志摩国、尾张国、三河国、远江国、骏河国、伊豆国、甲斐国、相模国、武藏国、安房国、上总国、下总国和常陆国。3. 东山道...

日本战国时期时日本分裂成了多少个小国?分别是什么国?
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五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战国六十六国:近畿五国——山城、大和、河内、摄津、和泉 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

日本战国时期有哪些国家?
1. 日本战国时期的分国制起源于奈良时代,是根据天武天皇所创设的“近畿七道”进行行政分区而划定的,共有八十八国。2. 战国时期的八十八国包括:- 关东八国:房总三国(下总、上总、安房),上野、下野、常陆、武藏、相模。- 奥州六国:陆前、陆中、羽前、羽后、岩代、磐城。- 东海七国:伊豆...

日本战国时期时日本分裂成了多少个小国?分别是什么国?
1. 在奈良时代,日本的分国制基于天武天皇所创立的“五畿七道”行政分区,共划分为六十六国。2. 日本战国时代,大约从1467年到1585年或1615年,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从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3. “战国”一词最早由甲斐国的大名武田信玄提出,他在《甲州法度之次第》中使用“天下战国之上”来形...

日本战国时期有哪些厉害的诸侯国
日本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五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战国六十六国,日本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强弱是按石高来算:1、近畿300万石:丹波国、丹后国、山城国、近江国、河内国、伊贺国、纪伊国、和泉国、摄津国、大和国。2、九州240万石:萨摩国、大隅国、日向国、肥后国...

日本战国时期时日本分裂成了多少个小国?分别是什么国?
68国,以下是那68国的名称和石高表及郡数 五畿内五ヶ国 二十二万五千二百六十二石,山城国八郡 四十四万八千九百四十五石,大和国十五郡 二十四万二千百五石,河内国十五郡 十四万千五百十二石,和泉国三郡 三十五万六千六十九石,摂津国十三郡 五ヶ国合 百四十一万三千四百三十三石 东海道十五ヶ国 十...

日本战国到底分多少国?为什么有人说八十八国,有人说六十六国,有人说五...
具体来说,根据《延喜式》的记载,日本在律令制时代分为五畿七道,共有66个令制国以及壹岐国、对马国两个岛屿,合计68国。五畿指的是畿内的五国,七道则是指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阴道、山阳道、南海道、西海道。这些令制国根据人口多寡、经济强弱等因素被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大国、上国...

日本战国分六十六国分别是什么?地图是什么样?
武藏国、伊豆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和下野国。东北地区包括250万石的国家,如岩代国、陆前国、羽前国、陆奥国和羽后国。所谓的战国六十六国是指日本战国时期六十六个地区的全称。这种分国制度起源于奈良时代,是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立的“近畿七道”行政分区而划分的,总共有六十六个国家。

日本战国分国制度
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的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的第二十条,其中写着“天下战国之上”。严格来说,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指代室町时代爆发的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将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的一百多年间,政局...

日本战国时期有多少个国家啊?
胡扯,日本战国为分54个国家,但是不是说54个势力,好比甲斐国开始也分成为N多势力,但是被信玄的父亲信虎统一了,信长接掌家督的时候尾张国也不是统一的。而信玄用了10余年才攻下的信浓国则分成大小10余个势力,其中比较有名的如村上,真田。今川义元则独霸三河,远江,骏河三国,家康的父亲在尾...


其它相关链接

资料来自于网友,若有质量问题,请联系电邮
© 狮子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