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城的历史沿革
公元1615年,原大阪城与丰臣一族毁于战火,后德川家康增建后才有今天的面貌,1997年的大阪城已规划成为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场所,大阪城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美丽壮观的天守阁是昭和六年所重建,大手门、樱门、橹、焰硝藏、金藏和金明水井户屋形等成为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走过石桥就进入大阪城内城,循着步道经过一片有六百株的樱花林,即可达天守阁,阁内已改为博物馆典藏著大阪的历史资料,1997年3月完成天守阁的整修,并将城迹修建后增添市民之林、纪念树之林和运动场,成为拥有丰富绿地的市民绿地。
现存的大阪城为1931年由民间集资重建,外观5层,内部8层,高54.8米,7层以下为资料馆,8层为瞭望台。
城墙四周建有护城河,附近有风景秀丽大阪城是大阪最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它以天守阁为中心,位于大阪市的中央区,是大阪的象征性景点,也是游客们在大阪旅游的必到之地。
的庭园和亭台楼阁。
漫步河边,奇花异卉,满目青翠,充满诗情画意。
城内樱花门颇为著名,当年大阪城遭遇火灾,仅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樱花门屹立无恙,成为仅存的遗迹。
大阪城内城中央耸立着大阪城的主体建筑天守阁,巍峨宏伟,镶铜镀金,十分壮观。
内部保存有丰臣秀吉的木像、使用过的武器及绘画等。
从天守阁顶层可俯瞰大阪周围的美景。
如今大阪城已被定为特别史迹。
大坂夏之阵图屏风所绘的丰臣大坂城天守
1583年,羽柴秀吉(后来的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原根据地上建造大坂城,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本丸(主郭)。
直到秀吉死去之前,仍持续不断地建设二之丸及三之丸等附郭,以及多重水堀(护城河)和运河等防御设施。
大坂城天守外观四层或五层,瓦上覆以金箔,极其奢华,位置在今日大阪公园蓄水池付近,含石垣四十米高(德川新天守约58米)。
丰臣秀吉后来次第建造了京都的聚乐第和伏见城,作为居住和处理政务的中心,较少住在大坂城。
1598年秀吉死后,继承人丰臣秀赖又从伏见城移居到已完成的大坂城。
此外,实际负责政务的丰臣家大老德川家康,也入住西之丸便于办公。
1603年(庆长八年)德川幕府成立后,丰臣秀赖依然居住在大坂城支配摄津国。
1614年(庆长十九年)德川家和丰臣家矛盾表面化,德川家康率大军包围大坂城,史称大坂冬之阵。
战役中双方讲和,德川家提出条件要求拆毁二之丸和三之丸,填平外围的水堀,使大坂城成为一座仅有内堀和本丸的裸城。
丰臣家虽然一时接受了这个屈辱的条件,但后来毁约重新开挖水堀,让德川家康得到借口于次年发动大坂夏之阵,消灭了丰臣家,而大坂城也在此役中化为灰烬。
德川幕府控有大坂城后,家康一度把该城封给外孙松平忠明,但1619年(元和五年)又收归幕府直辖。
1620年(元和六年)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开始重建大坂城,并在1629年(宽永六年)完成。
德川氏将丰臣家所建的大坂城石墙和水堀全部破坏,覆以数米厚的土,再兴建更高的石墙,把丰臣大坂城的遗迹全部埋在地底。
天守设置在不同的地点,位置更高,并采用完全不同的设计。
德川家用全新且更为雄壮的城郭,将丰臣氏留给世人的记忆彻底埋葬,并夸耀幕府统治全日本的威信更甚于丰臣氏。
作为德川幕府的直辖城,历代将军都由自己兼任大坂城的城主,并且从重要的谱代大名(德川家直系老臣)中选派大坂城代(代理城主)。
1665年(宽文五年)大坂城天守被闪电击中烧毁,并未重建,自此成为没有天守的城池。
江户末期,1868年(明治元年)1月3日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的大号令,撤除幕府,由天皇亲政。
前将军德川庆喜改以大坂城为居城。
但随即发生了旧幕府军反抗维新 *** 的鸟羽伏见之战,旧幕府军失利,德川庆喜仓皇逃回江户城,大坂城也在此役中遭到兵火几近全毁。
明治时代,将大坂城画为陆军基地,并在东侧广大的空地上兴建大阪炮兵工厂。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美军空袭的目标。
1928年(昭和三年),大阪市市长关一提议重建大阪城,并在半年内募得市民捐款150万元。
1930年(昭和五年),天守动工,以钢筋水泥复筑,隔年完成。
这座复兴的天守并未忠实复制丰臣或德川时代,基本上以德川时代的白漆风格为主,但最上面一层重现丰臣时代的黑漆描金风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阪城四周受到美军猛烈空袭,虽然复兴天守此次侥幸无事,但先前逃过战祸的周边建筑却劫数难逃。
日本败战后大阪城被美军接收,1948年时美军不慎引发大火,又失去了纪州御殿。
1950年代开始正式的复修及学术调查。
1959年发现了丰臣时代的遗迹。
大阪城现今为大阪城公园。
1997年日本 *** 指定为登录有形文化财产。
大阪城的历史沿革
大阪城的历史沿革如下:建造初期:1583年,羽柴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原根据地上开始建造大阪城,并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了本丸。德川幕府时期:1603年,德川幕府成立后,丰臣秀吉的继承者丰臣秀赖依然居住在大阪城,并支配摄津国。1620年,德川幕府的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开始重建大阪城,并于1629年完成...
大阪城的历史沿革
大阪城的历史可追溯至16世纪,最初由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建造,用以作为其政治和军事中心。丰臣秀吉在1583年建立了大坂城,随后丰臣秀赖继承了他的遗产,而丰臣家的实际管理者德川家康则在大阪城内办公。直到1615年,大阪城与丰臣一族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德川家康随后重建了这座城池。1931年,大阪城由...
大阪城的历史沿革
公元1615年,原大阪城与丰臣一族毁于战火,后德川家康增建后才有今天的面貌,1997年的大阪城已规划成为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场所,大阪城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美丽壮观的天守阁是昭和六年所重建,大手门、樱门、橹、焰硝藏、金藏和金明水井户屋形等成为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走过石桥就进入大阪城...
大阪城公园的历史沿革
历史悠久的大阪城,系丰臣秀吉于1586年所建,是由雄伟的石墙砌造而成,大阪城公园内城中央耸立着大阪城的主体建筑天守阁,巍峨宏伟,镶铜镀金,十分壮观。登上高五层八阶的天守阁,可以瞭望整个大阪市。如今大阪城已被定为特别史迹。城内的历史博物馆里保存有丰臣秀吉的木像、武器和美术作品等。在西...
日本战国时期的城池资料?
庆长十九年 1614 ◎大阪城冬之阵元和元年 1615 ◎大阪城夏之阵 ◎丰臣氏灭亡战国历史虽然室町幕府自足利义满之后便分扰不断:政治上,除了关东的古河公方与幕府之间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以及各地诸侯的反抗或私战破坏了各地的政治生态。社会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大小...
京都守护职历史沿革
在幕府末期,由于朝廷动态和京都治安问题引起了幕府的忧虑,1862年,即文久2年,一个特殊职位应运而生,这就是京都守护职。这一职位具有显著的权力,它能够指挥京都的所司代以及大阪城的代表,同时对周边的大名也拥有一定的管辖权。最初的任职者是来自会津藩的松平容保。在1864年,即元治元年,当第...
大阪城的历史沿革
大阪城的历史沿革如下:1583年:羽柴秀吉(后改名为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原根据地上开始建造大阪城,并在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了本丸部分。1603年:德川幕府成立后,丰臣秀吉的儿子丰臣秀赖继续居住在大阪城,并支配摄津国。1620年至1629年:德川幕府的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开始重建大阪城,并在...
大阪城的历史沿革
1665年,大坂城天守被闪电击中烧毁,成为没有天守的城池。1928年,大阪市市长关一提议重建大阪城,并在半年内募得市民捐款150万元。1931年,大阪城天守阁登陆有形文化财产。1933年,纪州御殿改名为天临阁。1942年,出于防止间谍的目的,大阪城不再向普通人开放。1947年,美军不慎引发大火,失去了纪州御殿...
日本大阪城历史
2.大阪城的历史沿革 公元1615年,原大阪城与丰臣一族毁于战火,后德川家康增建后才有今天的面貌,1997年的大阪城已规划成为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场所,大阪城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美丽壮观的天守阁是昭和六年所重建,大手门、樱门、橹、焰硝藏、金藏和金明水井户屋形等成为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