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徽的省会从安庆搬到了合肥? 安徽省的省会为什么要从安庆迁往合肥?
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首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
安徽省是建省比较晚的省份。
清初,全国共有十八行省(包括江南省)。
(1)1667年,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
江苏省:江(宁)苏(州)而来,省会驻地苏州,称:江南右布政史司。
安徽省:安(庆)徽(州)而来,省会驻地南京,称:江南左布政史司。
(2)1760年,省会调整:
江苏省:江南右布政史司左迁,迁至南京,成为江苏省省会。
安徽省:江南左布政史司左迁,迁至安庆,成为安徽省省会。
(3)1760--1952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太平天国时期 (1853-1861)这一段时间安徽巡抚也从安庆退往了庐州 ,1938年春安庆沦陷临时省会迁至立煌县(今金寨) 民国34年(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省会由金寨迁驻合肥。1952年正式定省会为合肥)
)
(4)1952年至今,合肥是安徽省省会。
因此,几乎很少人知道:1667--1760年(共93年)南京是安徽省省会!!!但是历史是不容质疑的!但是历史也遗留下了一个惊人的现实事实:南京话与安庆话如此惊人相似!大家难道不问为什么吗?道理很简单:有清一代,安庆与南京大量人员迁徙与往来,繁衍与生活!因为江苏与南京本来就是一家人(江南省人)!又会有人问我为什么好好的江南省要一分为二呢?因为1644年清朝刚刚定国,1662年康熙皇帝刚刚即位,但是当时全国时局并不稳定!因此康熙皇帝怕南方的江南省一省做大,怕江南省(江苏、安徽)境再又出现一个朱元璋自称皇帝!因为清朝与元朝一样,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元朝时北京叫大都)因而忍痛割爱,分解了江南省!京城塌侧岂容江南省酣睡?安徽省随之诞生了!或许又会有人问我为什么好好的安徽省省会要从南京迁到安庆?这是因为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安庆桐城人张英、张廷玉二人皆为清朝宰相(史称“父子宰相”)!宰相张廷玉主持编纂《明史》时,直言清朝应该吸取明朝教训!应该避免南京成为反清复明的前沿阵地,并建议迁省会南京于安庆!而清朝皇帝对张廷玉特别信任依赖,故迁省会南京于安庆!但是由于江宁织造对清朝经济的影响,加上江苏巡抚、南京知府和江宁织造曹氏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清朝皇帝便使用平衡手段将江苏省省会从苏州迁至南京!事实再次证明南京仍然做到了反
[摘自 皖者空间]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八月南京政府通知安徽省政府迁回安庆,因新桂系李品仙兼任安徽省主席素与皖系不和,同年九月作为统帅部任命的徐州、蚌埠地区受降主官的李品仙就提出战略需要决定安徽省府迁移合肥,遭到皖籍人士全面反对,双方多次在南京国民政府大闹,皖系人士在南京散发传单反“李”。十一月李品仙裁撤皖系的皖南行署,十二月终因蒋介石抗战后需利用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以无书面方式默认,安徽省府地方机构暂随李品仙第十战区司令部迁移合肥;同时中央国民政府安慰皖系,决定中央管辖安徽机关单位全部直接迁移安庆,如高校、法院、检查、监察、军统、中统等。民国三十四年安庆复市组建市筹备处及国民党市党部,因李品仙提携其弟李品和控制两淮,组建抗战后安徽第一市蚌埠市,反对皖系提前组建安庆市,安庆市筹备处及市党部复建不久即被裁撤,只保留市建会等少数机构。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二十六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同意李品仙辞去所兼安徽省党政军各职,任命之前一直居住安庆的夏威为安徽省政府主席,省会迁回安庆并筹备恢复皖南行署及安庆市,同年十二月安徽省政府正式宣布皖南行署复建,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张义纯任皖南行署主任。因我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渡江战役前控制安庆城区以外安徽省所有长江以北地区,民国三十八年二月安徽省政府不得不从安庆迁驻芜湖,三月下旬又退至屯溪,皖南行署随即并入安徽省政府。三月二十四日,安徽省政府再次改组,张义纯任安徽省主席直至安徽全境解放。
;;;就因为这么一句话,安徽的省会从安庆变成了合服?;抗日战争中,安徽省城安庆被敌人占领,安徽省府被迫从安庆迁出,先后随战事的进展,暂驻立煌(即今日的金寨)、芜湖、合肥等地。1949年合肥解放时,因为安徽巢湖以南的大多地区还未绝对解放,中共中央临时在合肥设皖北行政公署,在这以后渡江战役总指挥部也就设在了肥东。芜湖解放后,中共中央又临时在芜湖成立皖南行政公署,1952年中央表决合并皖北行政公署和皖南行政公署,复建安徽省,同年,安徽省国家行政机正式设立,驻地合肥。
就因为这么一句话,安徽的省会从安庆变成了合服?尽管在建国开始的一段时间,安徽曾被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列为沿海省份,但不可以不承认省城由靠江的安庆迁至远离海岸的地区的合肥,使安徽在政治心理上由一个通江达海的沿海省份成为了一个较为闭合的远离海岸的地区省份,由于在20百年50时代中国航空运力几乎为零,而铁路运力非常有限的状态下,作为”中国第1大水域”的长江对于安徽意味着啥子,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合肥固然位于安徽地应当中心,但却远离长江和淮河这两大贯穿安徽的主要水域,因为这个,交通相对堵塞。再则,合肥在解放之前只是独自一个人口不充足5万的小县城,连两层以上的楼房都很少见,多方面条件相当简陋,众多基础设备都要从零开始走。因为这个,要得安徽进展的目光在很长一段一段时间内主要限制于合肥的周边。
;就因为这么一句话,安徽的省会从安庆变成了合服?已到年底最冷降温天气,多地出现雨雪天气,雾霾严重,保暖先从脚,请您为宝宝准备一双轻便的防滑的旅游鞋。出门检查宝宝的衣服是否塞好,不要漏小肚皮,防止晾着肚子。出门前在家中为宝宝先做热身操,搓搓脸、搓搓手、搓搓耳朵、搓搓鼻子等在出门。冬天来啦!忌常舔嘴唇,会越舔越干裂;忌冻僵后烫手容易生冻疮;忌睡前洗头;忌戴口罩会使鼻粘膜变娇气,容易患感冒。户外活动事情为宝宝准备一件厚的背心(最好是鸭绒的),以便活动。
我是安庆市人,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对于安庆市的点点滴滴无所不知。那么安庆为什么被称为老省会呢?理由如下:
说到安徽省会,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古城安庆,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比的。自1760年为安徽省省会,至1938年日军攻陷安庆为止,共做了178年省会。
虽然这178年的省会也分多个阶段,但这期间见证了安徽省历史的发展:文化上兴起了桐城派,经济上涌现了富可敌国的徽商,中国近代史改革上出现了影响中外的洋务运动……
那么历史为什么选择安庆做省会呢?
比起中国大多数省份,安徽省的建制形成颇晚。明朝时,现安徽之地位于南直隶中,属于明朝的“龙兴之所”,享受与北直隶同等的地位。直到清时,南直隶改称江南行省,因为区域范围太大,防止前明势力据此对抗中央,清政府将江南行省一分为二,作江苏、安徽两省。原来的行省首府南京归江苏,安徽于是另择府都。
当时的安庆、太平、徽州、庐州(今合肥)均是首府备选,但可有利弊。如交通比较发达的太平府治(今当涂县城关镇)距江宁太近,且城市规模不够,发展前途不大;庐州府治(今合肥市)虽居皖省腹地,但当时以水陆交通为交通主渠道,不仅规模不够,又无险关可据,因此难以控驭全省;徽州府治(今歙县徽城镇),是当时的经济中心,但因偏于皖南山区,不能作为政治中心。其余各府、州更不具备条件。濒临长江的便利和文化上的先进,最终让安庆成为安徽省的首府。
另外安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江淮大地上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在东周时期安庆地区的潜山县是古皖国所在地,“皖”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安徽省潜山县有天柱山,是大别山脉的最高山,也叫万尖山,古时候是皖国,皖伯大夫的封地,天柱山也叫皖山(皖公山,潜山,潜岳)。
汉武帝南巡封禅天柱山,称之为南岳,旧称衡山。山下的河流叫皖河(皖水、潜水),注入长江(皖江)。山下之城,叫皖城。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
今安庆城始建于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今安庆又别名“宜城”。
虽有着显赫的人文历史,安庆成为省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交通优势。过去没有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作为中国第一大水系的长江水路对于安徽意味着什么?
从长江上游的重庆顺江而下,沿途经过武汉、安庆、南京直至上海,这条黄金水道自古以来都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沿江各省的交通要道。“从两江总督府南京到安庆顺江而上只要很短的时间,这也便于清政府的管理。
应该说,安庆作为省会后,成为全省最先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作为省会配套设施诞生在安庆这个老省会城市
从清朝的康熙六年至1936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会。安庆从江南分省作为安徽省会的时间有二百八十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由江宁迁安庆,到至民国三十九年(1949)年,正式作为安徽省会,时间为178年。同时在新中国成立前安徽的省会是安庆,距离安庆西南2公里的地方有条河叫皖河,安徽简称皖,是因此河而来。
安庆是当时安徽的第一大城市,芜湖则紧跟其后,再然后就是徽州。在清朝中期,徽商们赫赫有名,这些徽商一般从事茶叶、食盐等生意。从公元1760年开始,安庆开始正式成为安徽的省会。
其实安庆真正的辉煌是在近代,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安徽的南部被太平军占领,其中就包括安庆。清军和太平军围绕安庆的归属,展开了反复鏖战。在与太平军鏖战中,很多清朝官员都看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于是在平定之后,清朝开始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曾国藩在主政两江期间,在安庆建立安庆军械所,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军工厂。
为何要选择安庆?就是因为安庆的交通便利,可以和江苏相互配合。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安徽的省会仍一直是安全,直到抗战的开始。
安庆长江大桥
清中前期政局安定,安庆长期担任安徽省会,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政局飘摇,战事连绵,安徽省会数易其地,省府在安庆、合肥、蚌埠、六安、立煌、芜湖、屯溪等地间迁移,某段时间甚至出现无省无会的局面。1952年,中央政府批准撤销皖北、皖南行署,重新成立安徽省,定省会于合肥,安徽的行政建制就此确定。由于安庆和芜湖的交通十分便利,经济基础也比较好。但是两个城市过于偏南,不利于对北部地
区的管理。
解放后,为什么将安徽省的省会定在合肥?
解放后,将安徽省的省会定在合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地理位置适中:合肥位于安徽省的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地理位置相对居中,便于对全省进行管理和辐射。交通与通信便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合肥逐渐成为安徽省内交通和通信的枢纽,便于信息的传递和物资的流通,有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发展潜力与规划...
安徽省会为什么从安庆搬到合肥
安徽省会从安庆搬到合肥的原因主要涉及到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交通条件以及战略考量等多个方面。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合肥位于安徽省的中心地带,相较于偏居一隅的安庆,更能够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作用。合肥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安徽省南北东西的重要枢纽,有利于加强省内各地区的联系与合作。其次,经济发...
为何解放前安徽的省会是安庆,解放后是合肥?
合肥之所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首先是因为它地理位置的优势。合肥位于安徽省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能够更好地辐射和带动整个省份的发展。其次,合肥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这里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这些机构为安徽省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者,合肥的经...
为什么以前要把安徽的省会安庆换掉,换什么合肥啊?
选择合肥作为省会,不仅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便利性,还因为它在历史上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合肥不仅是交通枢纽,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教育资源。从那时起,合肥作为安徽省会的角色得到了确认。这一决定对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社会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对安徽...
安徽省会为什么从安庆搬到合肥
1.在民国时,安徽拥有芜湖、蚌埠这两个新兴的较大城市,再加上省会安庆,出现了三城鼎立的局面。不过,这三城就成为省会而言,各有缺点。而虽然那时合肥还只是个县城,但正因为三城鼎立,使得本就位于皖中的合肥,地理优势更加明显了:正好位于三城的中心点,利于对全省的管控。2.1935年,淮南铁路通车...
安徽省会为什么要从长江边的安庆搬到合肥?
安徽省的省会最初设立在安庆,该城市位于长江边上。然而,历史上安庆曾多次遭受战争影响。特别是在鸦片战争期间,安庆被太平军攻陷,导致长江流域的安全受到威胁。随着后续国内局势的动荡,安庆的地理位置使其难以保持稳定,因此安庆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合肥的优势 在抗日战争和内战期间,安徽省的...
安徽省会为什么弃安庆而迁合肥?
4、合肥是作为军事价值存在的, 把省级机关和企业设在合肥,把其它地方的资源向合肥集中并在周边县市发展军工基础企业都是为了这个军事上的目的,安徽整个省就如同是一个军事泄洪区和军事缓冲区。从一定意义上说,合肥能成为安徽省会主要是“军事政治”的产物,而没有多少经济发展上的考量!
安徽省省会为何由安庆变为合肥?
4. 合肥因其地理位置适中,且随着铁路的发展,成为了新的交通要冲和经济中心。5. 1860年至1861年的太平天国战争,严重削弱了安庆的经济繁华,清廷出于战略考虑,选择了合肥作为新的省会。6. 如今,虽然安庆失去了省会地位,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地理位置,仍然在安徽的历史篇章中熠熠生辉。7. ...
安徽省会为什么要从长江边的安庆搬到合肥?
而且合肥所在的这个位置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历史发展的阶段,皖南作为安徽省发展较早的一个区域与皖北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上的差别,所以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能够带动部分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所以在衡量了之后合肥正是因为所在的地理位置占据一定的优势,才能够成为了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发展至今,...
安庆府和徽州府合称安徽,原本省会是安庆,为什么要把省会移至位于中部的...
3、安庆:经济方面和军事方面原因同芜湖,并且经济实力建国初在安徽就排不上前三,城市因为地理原因,容量很小,不利于大规模建设,虽然人文深厚,但对于安徽这样的省份,只能代表皖南,对皖北包容和控制能力较差,淮海战役时的徐蚌大战,蒋介石就说过,如果在合肥,起码不会皖北被共军控制后,安庆的人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