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梁海战”中,哪一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日本战国时期兵祸不断,无数的势力相互攻伐,织田信长死后,其旧部发生大规模内战,获胜者是丰臣秀吉,他也成为了织田信长的实质继承者。
在德川家康向他臣服后,丰臣秀吉也成为了日本实力最大的统治者,日本从多国混战转向了统一。在丰臣秀吉上台后,他并没有满足于称霸日本,而是决心称霸整个亚洲。
丰成秀吉并不是只是想想,很快他就付出了行动,毕竟他的岁数已经不小了。要想称霸亚洲,丰成秀吉就不得不面对当时的明朝,而击败明朝的第一步就是占领朝鲜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在开战前丰成秀吉派出了使者前往琉球、朝鲜、暹罗和部分西班牙殖民地拉盟友,但全部被拒绝,反倒各国将日本的计划通知了大明。1592年,没有取得支持的丰成秀吉还是采取了行动,而他的第一步就是发兵20万占领朝鲜。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中的海上争锋,看看邓子龙和李舜臣死的冤不冤。
李舜臣的一生可谓非常坎坷,早期负责在北方抵御女真人的入侵,但因为战事失利,李舜臣被贬为小兵。后来经过李洸、李庆禄的举荐,李舜臣又重新获得了军权,在日本大举入侵之前,李舜臣担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公元1592,丰成秀吉起大军从海路入侵朝鲜,李舜臣奉命迎敌。
根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在这次战争之前朝鲜就出现了龟船,其性质和中国古代的艨艟无异。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优势,李舜臣对这些龟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在航速、火力、防御力上均进行了加强,虽然手段算不上先进,但龟船确实变成了朝鲜水军的依靠,和同时期的日本战舰相比,龟船也是占尽了优势。
双方首次在巨济岛交战,朝鲜水军在李舜臣的带领下给予了日本船队一顿痛击,这场战争被称为玉浦海战,是自打战争开始以来朝鲜的首个大胜仗。
随后李舜臣在唐项浦、泗川、闲山岛、釜山等地与日军进行了数次交战,其战果显赫。公元1596年明朝和日本的谈判以失败告终,第二次交战开始前,李舜臣受到己方的猜疑和针对,不久后就锒铛下狱。
幸亏郑琢极力为李舜臣辩护,他才捡回了一条命。无奈之下,李舜臣被重新启用,但此时的李舜臣手中只剩下了十二、三艘板屋船,龟船则一艘不剩了。为此李舜臣将日本海军引入到了地势狭小的鸣梁海峡,并成功用地形、铁索、木桩把大量的日本船只搁浅于此,而后李舜臣见式发起了猛攻,日方将领来岛通总阵亡。关于对这场战斗结局的记载,日本并不相同,都认为是对方率先撤退的。
公元1576年,陈璘因为大兴土木勒索部下,陈璘被罢免了官职,任狼山总兵再次被罢官。到了公元1592年,因为日军的大举进攻,陈璘又被启用,第二年因为贿赂行为被揭发再一次的被罢官。
到了公元1597年,明朝和日本的谈判失败,眼见大战在即,陈璘又被重新启用。这样一看陈璘绝对是一个有能力的将领,但人际关系可能不是很好。
跟随陈璘统领明朝水军的还有一名叫邓子龙的将领,虽然不是主将,但邓子龙的名声却要比陈璘大出不老少,其原因无非是身先士卒战死疆场,另外努尔哈赤与邓子龙之间还有一段不解的情缘。邓子龙是江西人士,在对缅甸的作战中立下过赫赫战功。公元1598年,第二次战争开打,老将邓子龙临危受命,。
后来的清廷对邓子龙尊敬有加,其原因是因为邓子龙曾经救过努尔哈赤的性命。根据《啸亭杂录》记载,努尔哈赤想要反叛明朝,便自己亲自在辽东一带进行侦查,但不幸被奔赴前线的明军抓获。后来邓子龙见努尔哈赤胆识过人相貌不凡,对其欣赏的同时顺便就给他放了。
公元1598年,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死了,日本高层决定撤兵。这个消息也很快被明朝军队的得知,俗话说的好“穷寇莫追”,但联军并没有打算放过这些日军,更何况当时撤退的日军并不是“穷寇”,趁着敌人撤退,尽可能的消灭其有生力量,是为了今后的安稳。
日本大将小西行长撤退的道路被封堵,只能撤到顺天城坚守,在巨济岛屯军的加藤清正、岛津义弘、宗义智等将领乘船前往接应。而明军将领陈璘统领邓子龙、马文焕等人乘坐近百艘战舰前往堵截日军。
老将邓子龙带领一千兵士为先锋,陈璘带领大部队为左军,将领李舜臣的水军为右军,敌我双方相遇之后,邓子龙身先士卒,冲杀进了日军的船队中,因为场面混乱,邓子龙的船不幸被友军的炮火击中,外加敌人的围攻,邓子龙英勇战死。同时赶来增援的李舜臣也不幸被流弹击中而死。
敌军方面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据统计有近两百艘船被摧毁,一百艘船被缴获,被杀被俘者不计其数。倒是等待救援的小西行长见局势混乱,借机从战场的另一端逃走了。露梁海战的结束,也意味着日本的这次扩张计划彻底失败。
明朝取得了胜利,同时也极大地挫败了日本扩张的野心,很好地打压了日本嚣张的气焰,为明朝当时安稳的国内外环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露梁海战是中国联合朝鲜跟日本海军的一次作战。这是朝鲜16世纪末卫国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海战,这场战争中最后的获胜方式中朝联军。
露梁海战是由日本发起的一场战争,对阵双方分别是明朝联军以及日本军队,最终明朝联军将日本军队打败,取得了最终胜利。
有哪些战役是统军大将战死了,而战斗却大获全胜的?
在一个格局不稳定的时代,一个领土之争的时代,战争是难以避免的。那么纵观无数战争,有哪些战役是统领军队的大将战死了,而战斗却以胜利结束了呢?这最典型的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那场露梁海战了,露梁海战就是那场所谓的东亚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在这场持久的战役中,中朝联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然而...
露梁海战经过
战至中午,联军左右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日军主力展开猛烈攻击。陈璘与李舜臣夹击日舰,焚毁大部分战船。日军跳水登岸,又遭陆上明军截杀,死伤大半。李舜臣在战斗中中弹牺牲,但其侄李莞代其指挥,继续战斗。最终,中朝联合水师几乎全歼日军,取得重大胜利。露梁海战是中朝联军在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中的最...
露梁海战结局影响
露梁海战,这场发生在近四百年前的战役,是中朝水军联手进行的一场关键海上对决。其目标是切断敌方的海上退路,战役的结果对侵朝日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对于之后朝鲜长达两百年的和平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场战役中,李舜臣和邓子龙两位指挥官的战术智慧与协同作战能力至关重要。他们准确判断战局,灵活...
露梁海战
1598年11月,日军无心恋战,由蔚山出逃,明军分道进击。加藤清正率乘船撤退。明军由陈璘提督水师,副将邓子龙、游击马文焕等皆由其统属。以战舰数百,分布忠清、全罗、庆尚各个海口。就在日军将领撤退之时,陈璘派遣邓子龙偕同朝鲜名将李舜臣联合出击,在露梁海上截击想援救小西行长的日军援军立花宗茂、...
李舜臣的意思是什么
凭借龟船的优势,李舜臣多次指挥水军与日本侵略军交战,取得了多次胜利。他的战术运用得当,使朝鲜水军在战场上占据主动。这些胜利不仅鼓舞了朝鲜人民的士气,也为后续的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598年,李舜臣与中国明朝水军合作,在露梁海战中对敌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他指挥的水军成功...
万历年间陈磷的生平及详细事件
这时刘綎才攻打小西行长军队,行长军退守顺天城,陈璘挥师西进,毁倭船七八百艘,斩溺倭兵两万余人,将倭寇首领石曼子击杀,生擒倭帅平正成、平正秀并处死,并与陆路明军夹攻顺天日军,取得了露梁海战的彻底胜利。日军撤退到锦山防守,明军挑战,日军不出战,不久,日军渡海躲藏到乙山,乙山悬崖深邃...
露梁海战历史真相
试问,如果日本战国真的是一群村长的械斗,那么,大明军队和几个东夷“村长”带来的“村民”不仅打了数年还没剿灭干净,最后的露梁海战中,乘着大明宝船的邓子龙和坐着龟甲船的李舜臣还被个“村长”率领的几百条“破船”和“村民”们给顺手搞死了,这样的结果,似乎只能说明,那些无数曾英勇奋战的明军将士,难道比一...
露梁海战的前因后果
翻开史书,研究甲午海战的比比皆是,但研究露梁海战的却寥若晨星。露梁海战并非完胜,最大的败笔就在于没能做到“宜将剩勇追穷寇”。纵观世界近现代史,拿破仑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被滑铁卢战役最后击倒,反法同盟才取得最后的胜利;二战中希特勒发动德国入侵苏联,苏联的反击并没有仅仅止于把侵略者赶出国土,...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明朝海军到底有多厉害
露梁海战在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水师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史称露梁海战。最终全歼日本舰队,这次战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打得日本200年国力一蹶不振,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收复澎湖之战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
庆长之役详解
1592年,丰臣秀吉借口朝鲜拒绝攻击明朝,正式发动侵略,日军以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为先锋,分三路推进,朝鲜水军在李舜臣的指挥下,虽然初期失利,但最终在露梁海战和安骨浦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制海权落入朝鲜手中。明朝在接到朝鲜的求援后,派兵援助,与朝鲜军民共同打击日军,明军在平壤攻防战中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