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二战蓄势待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二战蓄势待发。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主体,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世界范围内的大战。
扩展资料: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再也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军队,第二天,美军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战争达到最大规模。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苏联军民进行了英勇抵抗,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造成了重大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1、日本侵华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之后中国政府向国联求助,却并未得到国联的积极回应。这场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二战已经浮现。
2、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领土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这次战争进一步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软弱无能,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3、西班牙内战
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苏联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则有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最终亲法西斯的佛朗哥势力获得胜利。因为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和轴心国集团与共产势力的代理战争,使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前奏。
4、慕尼黑阴谋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事和经济实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扩展的步伐。1939年,苏联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由此,在与苏联商讨了瓜分波兰和东欧势力范围,得到苏联的中立保证之后,希特勒决定放手一搏。这一条约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政治方面
1、战争彻底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二战使各国人民深刻反思,追求和平进步的思想成为深入人心。
2、二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
3、二战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平进步力量壮大。
二、科技方面
1、最显著的是革新了武器,整个二战从开始到结束,军事科技超高速发展,从普通栓式步枪,到最后的自动步枪;从简陋的双翼木结构战斗机,到最后的全金属喷气式飞机。
2、武器的革新必然导致战争理念革新,德国闪电战让欧洲颤粟,坦克装甲车辆第一次作为主角冲在了战争第一线。苏联大兵团阻击和大纵深穿插作战留下了战争重彩。
三、民族方面
二战彻底打开了工业革命以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走向融合的大门,促进了联合国的建立,推动了科技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了世界一体化,形成了地球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1、日本侵华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之后中国政府向国联求助,却并未得到国联的积极回应。当时西方大国普遍奉行绥靖政策,意图通过纵容法西斯的行径来换取暂时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
这场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二战已经浮现。日军进攻沈阳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态势。
2、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领土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
首先,他希望先吞并埃塞俄比亚,但想达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许。英、法最终对意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
在经过7个月的抵抗之后,因西方国家的出卖和两国实力差距过大,埃塞俄比亚寡不敌众,最终沦陷。这次战争进一步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软弱无能,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3、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的一场内战,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党等右翼集团。
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苏联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则有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最终亲法西斯的佛朗哥势力获得胜利,重新在西班牙复辟帝制。
因为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和轴心国集团与共产势力的代理战争,使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前奏。
4、慕尼黑阴谋
1938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国并吞了奥地利。接着,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面对德意志第三帝国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两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并与希特勒达成协议,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阿瑟·尼维尔·张伯伦、爱德华·达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贝尼托·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慕尼黑开会,签订协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意志第三帝国。
历史上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阴谋”。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拓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可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因为在一战之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发展的比较早,他们把能占领的殖民地都抢光了,德国作为以日耳曼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他们在欧洲进入文明社会的时候还是不太开化的民族,在欧洲大陆属于后兴起的国家。
但在19世纪末期的时候德国已经崛起,在一战之前他们已经逐渐成为超越英国和法国的欧洲工业产值第一的国家,在全世界也仅仅次于美国,但从未来的发展眼光来看,英国全世界到处都有殖民地,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而法国作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也在非洲拥有许多殖民地,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德军
而德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却很小,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德国就打算打破现有的国际形势,通过军事力量把世界霸权的格局打乱,进行重新的划分。然而一战德国战败,美、英、法在《凡尔赛会议》对德国进行了非常严苛的制裁和打压,可以说《凡尔赛条约》的制定为二战爆发埋下了伏笔。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了《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道“这不是和平终战,而是20年的休战”
德军
果然,21年之后,二战爆发,在此之前整个欧洲和美国都陷入了经济大萧条阶段,希特勒仿佛看到了复仇的希望,纳粹德国一开始只是慢慢吞并一些争议领土和周围的小国家,英美一直坐视不理,奉行绥靖政策,导致德国的胃口越来越大,于是最后走上了发动全面战争的不归路。
德军
二战的爆发很大程度上在于《凡尔赛和约》激起了德国人的仇恨情绪,如果说一战的时候他们只是为了扩张生存空间而发动世界大战,那么二战的时候他们一定程度上是带着强烈的报仇心态去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二战蓄势待发。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各是什么
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法西斯势力逐渐掌握政权,他们通过扩张领土和人民来转移国内矛盾,引发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和冲突。国际关系的紧张与冲突升级: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军事对抗不断升级,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和对国际秩序的破坏成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两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缘由分别是什么?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西方世界在1929年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导致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困境,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竞争和对外扩张的需求,以争夺资源和市场。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由:在这种经济压力下,一些国家采取了侵略性政策。例如,日本为了获取中国的资源,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同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背景和过程
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 战争的背景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回顾和分析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重建战后的国际秩序,协约国集团在1919年和1922年先后召开了巴黎和...
“二战”发生的背景和过程是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与过程如下: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包括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及全球反法西斯力量之间的一场全球性战争。2. 战争波及61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超过20亿人口,作战区域面积达到2200万平方千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轴心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与反法西斯同盟及其全球支持者之间的一场全球性冲突。5.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引发英法的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6.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的偷袭导致美军太平洋部队遭受重大损失,随后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时代?
3. 在这场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贫困户家庭占比达到60%,这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股票市场的虚假繁荣,特别是在1928年8月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达到五年前的四倍,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投机行为。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至民国时期...
二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起源于1938年3月,德国对奥地利的并吞。随后,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权益为幌子,对该国提出领土要求。2. 在德国法西斯侵略态度日益明显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选择了妥协,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满足希特勒的要求,并试图将德国的侵略目标转向苏联。3.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地点: 背景: 战国成员: 导火线: 主要战役: 性质...
时间:1939年9月-1945年9月,地点:四大战场(苏德战场,欧洲战场,远东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背景: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欧美大国奉行绥靖政策,未能阻止战争爆发;交战国:中美苏等为首同盟国和德日等为首的轴心国,先后有61个国家参加了二战,累计参战兵力达1.1亿,导火线:(...
请问: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是多少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到1918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到1945年9月。一战: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这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什么呢?是哪个国家先挑起的?
最终,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就是英法美德日意等国的世界利益划分不均衡,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剧烈矛盾。德国率先在欧洲挑起战争。最后总结一下:二战的起因是欧美各大国之间的利益分配失衡的矛盾。最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是德国,给人类历史带来了沉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