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如何摆脱列强的侵扰的? 日本什么时候摆脱列强的不平等条约?

日本什么时候摆脱列强的不平等条约?

  日本摆脱不平等条约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1853年7 月8 日,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在日本江户港抛锚,向日本政府转交了美国总统菲尔莫尔的一封信,信中要求经商特权、开放装煤港和保护失事船上的美国人。一星期后,佩里的舰队离开日本时警告说,他来年春天来听答复。1854年2 月,当他再次来到日本时明确表示,日本要么签定条约,要么和美国交战,二者任择其一。日本政府被迫让步,于3 月31日签定了《神奈川条约》。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日本政府为了修改跟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已经耗费了十多年的时间。这些条约涉及将近20个国家,内容包括通商、关税、领事裁判权等等方面。明治元年(1868年),日本政府就给各个列强国家递交了申请,希望能修改领事裁判权、恢复关税自主权,列强把申请扔到桌子上呼呼睡大觉,完全置之不理。日本人发扬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今后几年里持续不断地骚扰西方国家,要求改订条约,但都遭到了冷遇。

  到了明治四年(1871年),日本外务省的几位官员合写了一个《拟新定条约草本》递交给内阁,说,大家先别着急改订条约了,现在日本国力不行,人家老外根本不理咱们,还是先努力发展经济,过个三五年再提此事吧!

  后来,岩仓具视等人去美国的时候,又跟他们谈起改正条约的事情。美国人说日本没带委任状,坚决不同意修改条约。博文和大久保利通无奈又跑回日本取委任状,二次返回美国之后,美国人说,修改条约可以,但是要给美国最惠国待遇。博文跟岩仓他们一商量,这些列强都不是省油的灯,你给了美国最惠国,其它国家肯定也得要。岩仓最后决定先放弃交涉。

  等他们到了欧洲,又开始游说英法等国修改不平等条约。欧洲人更不给面子,他们怒斥日本人破坏基督教传教士、烧毁教堂公馆、还禁止外国人在日本自由游玩。博文长叹口气,心想,出来混迟早要还啊!小爷当年烧英国公使馆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今天呢。

  岩仓具视等人坐在一起讨论了一下美国和欧洲的态度,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日本还不够强大,还得以美欧马首是瞻,改订条约还真得再等几年才能完成。

  就这样,条约改正的事情又被拖了几年,在这几年里,日本人想起来就跟美欧抗议一下,美欧照样是不理不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国力逐渐增强,社会文化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到了明治12年(1879年),事情发生了变化。

  先是一个英国商人偷偷输入鸦片,而且自己还大抽特抽,结果被日本海关揭发。但英国领事馆说,鸦片是药品,治疗精神萎靡不振,不是毒品。最后就让这个商人交了点罚款了事。这事引起了日本人的强烈抗议。

  紧接着,那年七月,德国发生了霍乱,恐慌的气愤蔓延全球,其严重程度跟SARS、猪流感不分伯仲。偏巧这时候,有一艘德国汽船要进入横槟港,当地的检疫官员要求上船检查有无病毒携带者,结果遭到德国人的拒绝。日本外务省马上向德国提出抗议。德国和英国沆瀣一气,说,这船享有治外法权,日本人没有权力检查。这下美国又不愿意了,美国总统格伦特说,生命是最重要的,日本人就是把德国的船击沉了都可以原谅。

  日本一看美国站到了自己这边,更加大力抨击英德的不法行为,民间更是闹得火热,天天给天皇上书,说条约改正不仅仅要改正关税权益,还要撤销外国人的治外法权。

  这时候,井上馨开始担任外务卿,他觉得条约改正的时机已到。

  1882年,井上馨召开条约改正预备会议,确立了原则上同意外国人在日本境内可以自由迁徙的规定。伊藤博文内阁建立以后,井上馨担任外务大臣,和博文一起继续推进条约改正。

  俩人为了结束不平等条约可谓是费尽了心里,经过漫长的讨论和思考,博文和井上馨决定先把日本变成一个欧化的国家,得到外国人的认可之后,再推行改订计划。

  博文再次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把他一手修建的鹿鸣馆变成了一个外国人喜爱的夜总会。这里成天召开化装舞会、西式戏剧表演,邀请日本社会上层的名媛陪着洋人一起吃喝玩乐。鹿鸣馆在帮助日本欧化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水准的交际花。

  到了1886年,条约改正又推进了一步,西方国家承认按照欧洲国际法标准来裁决日本的对外问题。同时,西方国家要派遣一些审判官到日本来,参与日本的民事、刑事案件。

  井上馨的想法是,先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再来修改不平等条约。可惜日本人民不买账。

  1886年10月底,一艘英国船只在日本海面沉没,结果所有的英国船员都胜利大逃亡,日本人却全都被淹死。后来英国领事判船长行为得当,无罪。这下子日本炸开锅了,所有人都指责井上馨一直在助纣为虐,任外国人为所欲为。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又名《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其统治的迂腐与黑暗使得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革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阴、高杉晋作、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横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 ,主要集中在长州( 今山口县 )、萨摩(今鹿儿岛县)、土佐( 今高知县 )、肥前(今佐贺县和长崎县)等西南部强藩。这些藩国在历史上与幕府矛盾较深,接受海外影响较早,输入近代科学技术和拔擢中下级武士都比较积极。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4月6日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 五条誓文》,6月11日公布《政体书 》。9月3日天皇下诏将江户改称东京。10月23日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5月9日迁都东京。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即明治维新措施):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    
  3.社会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4.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5.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6. 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然而我们再去对比中国的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清末时期1898年6月,光绪帝也做出类似的改革,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但这一变法改革受到慈禧太后的阻挠,于同年9月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戊戌变法持续103天,最终失败,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对比“明治维新”和“百日维新”,相信LZ已经知道答案了吧。

<<五条誓文>>发表后三年,全面的改革-<<明治维新>>便正式推行,明治维新是一个十分全面的改革,分别有废藩置县、政制改革、教育改革、军事和经济改革。

在废藩置县中,由于在王政复古后,日本仍有许多封建领地大名仍能在其领地内掌管行政,令日本推行全国性改革有一定困难,因此日本决定废除封建制度。于1869年,长洲、肥前等四大藩率先将他们的土地和军队归还给天皇。天皇之后发怖诏书,命令所有大名以西部的大藩为榜样。全国大名因此被迫放弃其领地,而明治政府则给予他们优厚年薪作为补偿,令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其后于1888年再划分为3府43县)[1]。日本因而成为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收入更为稳定,可以更有效推行其它改革。

在政制改革上,由于日本在早期的权力仍只集中在一小撮的明治寡头手上,人民仍未能享有真正的民主,因此日本人民深感不满,由以商人和前度武士阶层的不满声音最为响亮,再者,明治领导人亦希望透过宪法改革以获取西方尊重,所以日本领导人于1881年宣布了一份天皇诏书,诚诺于10年内推行宪法。明治政府派出伊藤博文往西方学习宪法,选取了普鲁士的体制。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颁布宪法,而伊藤博文则被任命为首相。可是,<<明治宪法>>却不是一部民主的宪法,因为天皇拥有最高的权力,国会权力十分有限,因此,明治宪法提供给日本人民的,只是表面上的民主,而且,在明治宪法中,军方享有很大程度上的独立,海陆军首领可直接觐见天皇,令军方地位提高,造成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

而在教育改革中,日本致力吸收西方知识来提高教育水平,令日本于十九世纪未,日本未受过教育的人口少于5%;而且,由于日本大部份人口也受到教育,提供了工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令日本工业化成功作出贡献。可是,一些日本领导人害怕日本人民因受西方教育而放弃传统美德,所以学校只教授西方的知识和强调忠君爱国的思想,而不传授西方民主思想,令日后发展成极端民族主义。

经济改革上,明治政府实施了新的税制,所有地主也要按地价付3%的货币税,令明治政府国库收入增加,而且明治政府亦聘请外国专家为顾问,改良耕种方法,增加了农业产量。在经济上,日本亦十力发展工业,由以军事工业为重,此举是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由于重工业需要大量资金,故此只能由政府率先发展。除此以外,明治政府亦大力发展通讯、交通和轻工业,令到日本更现代化。在1880年后,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将其拥有的非军事工业,低价售给一些被称为财阀的大财团,这有助加速日本工业化的发展。

最后,在军事改革上,明治领导人意识到无论到内或对外上也需要利用强大的军队来控制全国和抵御西方的侵略。于是,明治政府于1873年颁布了[全国征兵法],全国成年男子也虽服三年现役和四年预备役,又按照德国的陆军模式和英国的海军模式建立陆军和海军。虽然日本以西方模式建立军队,但领导人仍以[武士道]精神来鼓舞士气,严格要求士兵服从长官和天皇,甚至向他们灌输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令其日后不断向外扩张;亦令日本往后对外战争中获得了胜利,提高了其国际地位。

之后,西方于1899年结束对日本的治外法权,而日本亦于数次对外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令世界也大为震惊,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印证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明治维新的影响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其成功为日本甚至为全世界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当中日本经明治维新改革后,变得更富强,因而成为世界强国,军国主义的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断对外扩张,而对全世界来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他们带来极大的震撼,因为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竟击败了大国中国,甚至打败欧洲强国之一的俄国,令所有列强也大感震惊.因此明治维新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首先,明治维新的经济改革中,日本大力发展通讯和交通设施,令日本工业得以高速发展;而且,明治政府亦对农民征收新的地税和进行币制改革,令明治政府收入更为稳定,有更多资金发展日本,因此,明治维新令日本能变得更富强。

而明治维新中的教育,军事,立宪和经济改革也令日本的军国主义兴起。在教育改革中,由于教师只教授西方知识,而不教授西方的自由思想,而要求学生要忠君爱国,学校变成了灌输思想的地方,因此令到日本青年的极端忠君爱国思想;而在军事改革中,日本的将领以武士道来鼓励士气,强调忠君爱国思,,因而令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明治维新的立宪改革中,军方在很大程度上拥有自主权,不受国会约束,海陆军将领可直接觐见天皇,加强了军方的地位,有助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以上提及的各点也令到日本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兴起,令日本在日后不断对外扩张;而经济改革的成功,亦成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原因,因为日本由于资源有限,而且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所以日本的商人亦支持日本的对外扩张,因此,明治维新的第二个影响是令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

之后,日本由于不同的问题而先后于中国和俄国开战,更获得了胜利,令列强大为震惊,这些战争的胜利也是由于明治维新的成功而令日本的军队强大而战胜。首先,日本和中国由于朝鲜的主权问题而发生磨擦,而两国开战的直接原因是亲日的朝鲜人金玉均在上海被杀,日本因而兴起反华情绪;在1894年3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中日双方派出军队前往,两军到达前叛乱已经平息,中方要求日军退兵,但日军加以拒绝,更在1894年7月21日攻打朝鲜王宫捉拿朝鲜王,数日后击沈了中国的高升号,于是,8月1日,双方便正式宣战,是次战事为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的军队轻易击败了当时号称全世界第三大的北洋舰队,更轻易战胜中国,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和日本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中国而言,该条约需要赔偿大量金钱,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中国的软弱引起了列强对中国有更多无理的要求,爆发了1895-1899年的租界的争夺,令中国近乎被瓜分;人民亦因战争的失败而要求彻底改革,亦有人支持革命,推翻满清政府;而对于日本而言,<<马关条约>>令其得到大量资金发展其工业,而且,她击败了中国,使到其国际地位得以提升;更因这次战争的胜利而令军国主义在日本得以更盛行,条约得到的利益,使日本明白到战争胜利的好处,所以日后不断对外扩张;最后由于俄国不满条约规定辽东半岛归于日本,于是联同法国和德国强迫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令日本和俄国关系恶化。

由于三国逼日还辽事件,日本和俄国关系恶化,而且由于朝鲜和满州的纷争,令日本和俄国关系更趋恶劣,而战争的导火线为1902年日俄两国签订了一项协议,俄国需要在18个月内分三次彻兵,可是,俄国在第一期彻兵后,便不再彻兵,日本之后虽尝试与俄国谈判,可是俄国只给日本一个空洞的答复,日本因而明白到只能与俄国开战才能解决问题。1904年2月,日本与俄国正式开战,俄国因对马海峡之役中惨败,加上国内革命爆发,迫使俄国要进行和谈;而日本亦筋疲力尽,并且无力支付军费,因此,她亦愿意进行和谈。结果,两国签订了<<朴次茅斯条约>>。这次战争令日本成为东亚盟主,为日本带来十分大的经济利益,更因战胜而助长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兴起,因而往后不断对外侵略.对俄国而言,是次战败令国内人民产生不满,引起了1905年的革命,亦促使了英,法,俄三国签订的<<三国协约>>。而且,日俄战争亦令中国主权受辱,因为日俄战争是发生在中国国内,而中国却没有能力制止,因为政府的软弱,令更多人民支持革命,一连串革命因而爆发,最后,朝鲜因日俄战争成了日本的保护国,日本更于1910年以首相伊藤博文被暗杀为借口而吞并。以上的两场战役都是因日本经明治维新改革后变成强国才能战胜两个大国,所以这些亦为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能成为世界强国,除了能从战胜中俄两国看得出外,亦能从英国与日本签订<<英日同盟>>和日本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会中看出,英国与日本于1902年签订了<<英日同盟>>,并于1905和1911年续签,这是第一次有欧洲强国与亚洲国家签订协议,可见日本的强国地位逐渐被肯定,日本在1914年因覆行<<英日同盟>>而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参与了战后和会,可见出日本的强国地位已被肯定,这些也是明治维新的影响。

从以上各点看出,明治维新的影响十分之深远,甚至连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因明治维新中的改革引致军国主义兴起,日本向亚洲各地区入侵而发生。因此,明治维新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楼主所问的可是个大课题,可惜现在比较忙,没有时间详细的组织回答.

“为何明治维新后日本就走上了强国之路? ”简单点说,是日本人知道自己文明起步晚,文明发展落后,所以自古以来就懂得向外(中国)学习优秀的文化,这都成了他们的传统;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日本一直是藩国割据的封建制,这不同于大一统的中国,与同时学生的朝鲜)。到时近代,日本很好的发扬了这个传统。另外,有两点值得重视的是,日本的武士与独立性较强的藩国,他们是中国与朝鲜都没有的,在日本的近代化的作用也特别的明显。

“日本是如何摆脱列强的侵扰的?”日本可不是一夜之间就崛起的,不像很多人想像的,明治维新了,日本立刻就开始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其实日本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动乱,但没有什么反复。看了日本的近代史,对日本人的一步步的走来,没有特别大的起伏,真的很令人惊叹。
具体的过程是如何,楼主可以去找些书来看看,我在这里推荐日本人写的书——掀起了不少外交风波的《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让我们看看日本人是怎么说的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兼听则明”,我们可以带着批判的头脑去看。
下载网址:http://www.je-kaleidoscope.jp/chinese/index.html
如果怕麻烦的话,可以找出我的QQ邮箱(wouc@qq.com),指明要这个,不过最近比较忙,可能不能及时的给你回复。

幕府时代

在12世纪,日本形成了称霸关西的平氏和称霸关东的源氏两大势力集团。1167年,平氏集团首领平清盛任太政大臣,从此武士开始掌握实权。源氏和平氏两大集团在1180年与1185年爆发两次战乱。此后,各武士集团之间争斗不断,先后出现了室町幕府和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统治的时代。期间日本爆发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多次对外征战,是的这一时期的日本政治混乱内忧外患频发。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在日本19世纪进行的一次政治革命,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明治政府在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得到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直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

迅速崛起的世界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法西斯军国主义彻底失败。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通过法律使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以补充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日本经济实现了长期持续高速增长。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GDP方面,2008年,按照国际汇率计算的话,日本国内生产总值4.84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GDP的比例为8.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326美元,是世界第19位。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3位(次于美国和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16位。此外,日本还是世界第二大的债权国。
政府以资本扶持工业与企业、强大的劳动力、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较低的军事预算比例(占GDP的1%),帮助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并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强国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日本的经济特点是生产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紧密结合、强大的企业联盟、紧密的团队合作、年功序列制、终身雇用制等 。最近,日本的企业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已经开始部分放弃这些制度。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了11家。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汽车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制造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球。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到1980年代保持了20多年的高度成长,被誉为奇迹:1960年代池田勇人内阁提出“所得倍增计划”,经济出现平均10%的增长;1970年代初期虽然遇到石油危机,平均仍有5%的增长;1980年代则为平均4%的增长。而从19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主要是由于1980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圆不断升值下,泡沫经济瓦解。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2002年2月以来日本的景气一直扩大,创下了战后最长的景气复苏期纪录,不少企业创造了历史最好业绩。2007年之后,随着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日本经济处境艰难。到2008年9月,经济危机到来,日本的经济也陷入了连续2个季度的负增长。这一数据意味着,日本经济正式进入衰退。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54.htm

强国无所谓2点
1.经济实力
2.军事实力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发展很快。这里边有日本人吃苦耐劳的优点。也有他的天然优势
首先,日本是个岛国。易守难攻,可以静心发展经济,没有周边战事纷扰
第二。日本由于缺乏资源,对外扩张成为必由之路,而邻国朝鲜,中国,等国没有能对他形成威胁,他本身也有武道传统。所以的扩张步伐很快
通过占领朝鲜等周边地区,使他的实力大大加强。

当然强了没几年,就被打败了。
但是朝鲜战争救了日本。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给美国提供军需物品。对他的经济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就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逐渐变得强大,甲午中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利用赔款和割地发展经济,当时它已经步入世界强国之列!不会受到列强侵扰了。

明治维新对曰本国家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利用日趋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

为何日本的明治维新不受西方列强干扰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其实都没有受到过太多来自国外的干扰,所以排除这个原因。那么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原因在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从下至上的革命,由下层人民武士开始推动,从而对上层进行改造,这样的运动在日本国境内,是具有普遍民众所支持的。也是以...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是如何废除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
明治维新之初的日本,既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又是一个落后的主权不完整的国家。这一特点使得日本在外交方面实行了一套双轨外交,“一方面是修改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5](P354),期望能得到与西方列强平等的地位。而另一方面在与西方列强艰难的谈判过程中,日本人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实力决定一切,...

为何日本的明治维新不受西方列强干扰?
一,日本的环境。当时的中国是西方列强的主要目的,这就成功的为日本吸引了火力,使得日本的变法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在加上当时的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根本没有太多的资源这也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就使得西方列强多日本并不是太在意。事实上欧美列强更希望日本能够变革成功,因为他们更希望和现代化的国家...

为什么说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不是沦为...
军事方面,其结果是封建残余因素的突出体现;文化方面,强国之道,表面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先进文明的民族。性质:封建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革 改革达到了改革的目的,改变了日本的落后面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国家主权,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明治维新的意义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封建社会的束缚,迈入了近代化的门槛,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通过这一改革,日本成功摆脱了被列强侵略的民族危机,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确立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与成为亚洲首个立宪国家:明治维新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的政治体制,虽然形式上采用君主立宪制,但实际上保留了较强的...

日本1854年到甲午战争 就用了几十年时间从被列强欺负的国家变成新一代...
第二,愤青或者愤老太多,现在你说几句西方的好话都有人骂你汉奸呢,可想而知一百五十年前什么样,洋务有多艰难。第三,对敌人只知道憎恨,不知道学习,以至于现在大家只盯着日本欠我们多少,而不去想他为什么又成了世界强国,大家只知道抵制日货,却不想本国的东西哪里比人家差,不想怎么超过日本,...

都是被西方打破国门,为何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日本成了列强?
而除了当时的清朝外,日本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殖民侵略。但和其它亚洲国家不一样的是,日本并没有选择被动承受,而是力图变法以改革试图摆脱殖民地的身份。日本成功做到了,在和俄罗斯打了一场硬仗后,日本成了第一个击败白人主体国家的非白人国家。为什么日本能从殖民地化身列强?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日本是如何...

西方列强怎么退出中国的,重点是抗日战争前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情况。
1、西方列强在华势力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辛丑条约》所导致的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军。二是在华租界。其他的存在还包括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关税权等。2、简言之,西方列强的退出始于一战后,北洋政府与KMT政府所发起的长达20余年的“修约运动”。3、对于取消驻军,一战后德奥不再驻军,...

日本的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
2)制造多起抗击外国侵略者的事件:①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②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西方列强船只;③组织“骑兵队”直接抗击外国侵略者。5、终结:(1)原因: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抗击外国侵略者,幕府对尊攘派进行严厉的镇压。(2)标志:1863年“京都政变”,次年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其它相关链接

资料来自于网友,若有质量问题,请联系电邮
© 狮子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