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殖民兴起和日本明治维新经济措施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结合所学不难发现二者均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推行的改革举措,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留,A项符合题意,B项只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 C项只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特征,D项说法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之处主要有四点:
1、二者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明治维新则是由明治天皇发起的改革。
2、二者都是在国家落后的背景下展开的。农奴制改革之前,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闭关锁国,国家发展落后,一度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对象。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4、二者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例如,俄国改革后,贵族地主继续掌握着国家政权,照旧控制着大量土地,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日本改革后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系列日本难以解决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其次。取消封建武士傣禄,改造武士阶层,稳定社会秩序。幕府时期,武士阶层高居于社会其他阶层之上,享有各种特权,是日本社会的寄生虫。到明冶初年,武士及其家属仍有近200万人。为了改造武士阶层,明治政府首先废除了武士佩刀带剑制度,并取消了武士对军人身份的独占权,进而剥夺武士财产特权。1876年8月,明治政府领布《货币傣禄公债证书发行条例》,国家以发行公债的办法,一次性全部收买了封建武士傣禄的领取权。结果.武士成了单纯的公债持有者,庞大的封建武士阶层宣告瓦解。由于公债的发行,一部分上层武士因从商而转化为资本家和银行家、一部分中下层武士则成为小商人,从而避免了因改革将会引发的社会动荡,稳定了社会秩序。
再次,取消封建行会组织,准许买卖自由,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1869年取消各藩粮米外运禁令。废除各处关卡。1871年统一币制。1872年下令取缔维护封建经济特权、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行会组织株仲间。
在改革中,沙皇政府对上层建筑也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4年,沙俄政府在各地区建立地方自治局,并废除封建等级裁判制,建立陪审制,进行公开审讯;1874年,成立了在财产资格基础上选举产生的市杜马等。但这些改革措施是以保护地主阶级既得利益为出发点的。
例如,所谓“德政“象征的地方自冶局:为了加强对改革后农民的控制,沙皇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宁,实行连环保,村社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拱一员实行‘’自治”,但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地主仍拥有领地冶安权、有权监督属于他所有的庄园范围内的村社的“秩序和安全”,有权否决村社的任何决议,有权要求撤换村社公职人员、甚至有权把农民开除出村社。此外,还特设了一个由地方贵族产生的调停吏,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一切关系,以保持地主对农民的掠夺。村牡自治如此、各州、县自治机构同样由地主阶级所把持。这样的改革、非但没有给子俄国资产阶级以更多的政治权力,反而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设置了新的障碍。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成功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学习借 ...
俄国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以天皇为首...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3、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二、不同点 1、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2、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
俄国1861年为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日本1868年为什么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日本在1868年的改革,即明治维新,是自下而上的。这种变革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随着一些西方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进入日本,推动了日本资产阶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增强,开始对政府施加影响,从而推动了改革。与此相反,俄国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则自上而下,这是因为缺乏西方国家的直接进入,...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两国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形式。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局不稳,民心思变。不同的是,俄国的改革的推力主要是来自于国内的农奴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其国的经济政治发展,庞大的贵族阶级成为了国家收支的最大负担。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幕府阶层统治已经将日本...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唯新”两大历史事件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
俄国农奴制改革改革既没有改变封建专制政权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贵族地主继续掌握着国家政权,照旧控制着大量土地。地主的土地占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经济基础。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欧俄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即约80%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
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进步性...
局限性---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进步性---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明治维新大大加速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日本成为...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怎么解决土地问?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在解决土地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策略,各自成就了本国的发展。俄国方面,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关键。通过建立地方自治机构,改革废除了等级审判制度,引入陪审与律师制度,使司法体系更加公正透明。教育改革鼓励办学,大学获得更大自主权,西方书籍的引入促进了知识传播。改革在思想上客观...
俄国废除奴隶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对我们有何启示?
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相同的,都是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不过具体来说,俄国废除农奴制是由沙皇签订的法令的形式实施的,目的旨在维护贵族的利益,所以改革的局限很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而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俄国,因为当时最高权力掌握在幕府而不是天皇的手中,因此发生了倒幕战争,所以相比俄国的沙皇改革...
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 能得出什么启示
②1861年改革A目的:为阻止自上而下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为解决农奴制危机.B意义: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是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然而,这些改革在性质、内容、方式和结果上存在显著的不同:1. 改革性质: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地主阶级主导的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则带有资产阶级性质。2. 改革内容:中国的改革未触动封建制度,主要集中在引进西方技术;而日本和俄国则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