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日本战国时期人物称呼是怎么表达的 有谁知道日本战国时期的土地丈量

有谁知道日本战国时期的土地丈量

根据流传至今的日本的土地丈量法“尺贯法”——

【长度】
1里 = 36町
≈3,927 米
1町 = 60间 = 360尺 ≈109.09 米
1间 = 6尺
≈1.8182 米
1丈 = 10尺 ≈3.03 米

1尺 = 10寸 = 10/33 米 ≈0.303 米

----
额外,用到“町”的还有面积
【面积】
1町 = 10反(段) ≈9917平方米
1反(段) =
10亩 ≈991.7平方米
1亩 = 30坪(歩) ≈99.17平方米
1坪(歩) = 10合
= 400/121平方米 ≈3.3058平方米
1合 = 10勺 ≈0.33058平方米

织田信长(1534-1582):少年时期,由于行为有异于常人而被人称为“尾张大傻瓜”,成年后由于对一向宗门徒的坚决剿杀,而被佛教徒称为“佛敌”,因其暴虐和赶尽杀绝的脾气被敌人称为“第六天魔王”。

羽柴秀吉(1536-1598):因其长相像猴,所以在信长手下时,被信长称为“猴崽子”,晚年因其头发稀少,被敌人骂为“秃鼠”。

今川义元(1519-1560):统治三河、远江、骏河三国的大领主,被称为“东海的巨人”。

马场信房(1514-1575):一生参加70余场战役,未受一丝伤害,被人称做“不死的鬼美浓”。

原虎胤(1497-1564):被世人称做“美浓的夜叉”的猛将,武力高强。

饭富虎昌(1504-1565):“甲州猛虎”,武田家的一名虎将,率领红色骑兵驰骋沙场。

小幡虎盛(1491-1561):武田家臣,被称为“鬼虎”的一名勇将,一生因战功获奖36次。

柿崎景家(?-1575):上杉家臣,被谦信评为“越后七郡无胜此人者”,上杉家第一猛将。

织田信秀(1510-1551):信长父,由尾张国守护斯波氏的陪臣,发展成为统一尾张下四郡的战国大名,被称为“尾张之虎”。

长阪信政(?-1572):德川家臣,因每次战斗枪尖必有血染,而被称做“血枪九郎”。

波多野宗高(?-?):绰号“丹波鬼”的猛将。

斋藤道三(1494-1556):被称为“美浓的腹蛇”的阴谋家,由一名卖油郎逐渐成为拥有美浓一国的大名。

尼子经久(1458-1541):“战国白手起家的先驱者”,自一名浪人成为坐拥山阴、山阳十国的大领主。

毛利元就(1497-1571):“战国第一谋将”,毛利家的中兴之祖,留有“三箭之训”的典故。

北条纲成(1515-1587):因其使用的旗标而被敌人生畏的称做“地黄八幡”。

立花道雪(1513-1585):大友家臣,年轻时遭遇雷击,不能行走,作战时经常称轿杀入敌阵,被称为“雷神的化身”。

保科正俊(1509-1593):武田家臣,用枪高手,被称为“枪之弹正”。

上杉谦信(1530-1578):战国时代最强的武将,被后世称为“军神”的“越后之龙”。

鬼小岛弥太郎(1522-1582):上杉家臣,刚勇无双,被人敬怕地称做“鬼小岛”。

斋藤朝信(?-1591):号称“越后钟馗”的上杉家的猛将。

可儿才藏(1554-1613):关原合战时,取十七员敌将首级,并全部插上竹棍,因此得名“小竹才藏”。

佐佐成政(1539-1588):织田家臣,后跟随柴田胜家镇守北陆,号称“北陆孤狼”。

佐久间信盛(?-1582):沉着冷静,擅长指挥殿军,被称做“撤退佐久间”。

柴田胜家(1521-1583):织田家头号猛将,被誉为“破竹之柴田”。

佐久间盛政(1553-1583):绰号“鬼玄蕃”的虎将,柴田胜家的侄子。

九鬼嘉隆(1542-1600):振兴织田家水军,在木津川口海战中以其研制的“大安宅船”大破毛利水军,号称“海盗大名”。

武田信玄(1521-1573):外号“甲斐之虎”,其沉着冷静的指挥和机动灵活的战术连信长也惧怕三分。

土屋昌恒(1556-1582):武田家臣,在天目山一战中的战斗勇姿被誉为“双手斩千人”。

秋山信友(1531-1575):武田家猛将,家康称其为“武田家的猛牛”。

高坂昌信(1527-1578):战术武田家第一,被称为“避战弹正”。

真田幸隆(1513-1574):武田信玄的军师,人称“信玄的怀刀”。

真田昌幸(1547-1611):战国的稀世谋将,被秀吉称为“正后双能之士”。
德川家康(1542-1616):人称“东海第一神箭”的武将,开创江户幕府。

服部半藏(1542-1596):德川家臣,被誉为“鬼半藏”的日本第一忍者,保护家康渡过最大的危机“越过伊贺”。

鸟居元忠(1539-1600):关原会战时奉家康之命镇守伏见城,据敌十三天,最后壮绝战死,其忠节被誉为“三河武士的明镜”。

本多忠胜(1548-1610):德川四天王,手使名枪“蜻蛉切”一生参战五十余次,未受一伤。信长称其为“花实兼备之勇将”。

长宗我部元亲(1559-1599):仅用10年时间就统一四国岛的“土佐能人”。

福留仪重(1549-1586):长宗我部家臣,名声极高,“土佐第一勇士”,其勇猛事迹在童谣中被歌颂。

江村亲家(?- ?):被称为“小备后”的勇将,吉田重俊之子,战功卓著,父亲重俊被称为“大备后”。

大友宗麟(1530-1587):“丰后的枭雄”,鼎盛时占据九州六国,虔诚的基督徒。

岛左近(?-1600):人称“勇胜更胜三成”的兵法家,智勇双全、举世无双。

森长可(1558-1584):可成子,镇压长岛起义立功,号称“鬼武藏”。

加藤清正(1562-1611):贱岳七本枪,绰号“虎加藤”,文武双全,屡建战功。

井伊直政(1561-1602):用红色统一军装,常作为德川家的先锋,被称做“井伊的红鬼”。

新纳忠元(1526-1610):岛津家臣,绰号“夜叉武藏”,制定了《二才咄格式定目》家臣教育基础。

岛津义弘(1535-1619):绰号“鬼石曼子”,带领岛津家统一九州的猛将,其勇名传到了当时的明朝。

龙造寺隆信(1529-1584):“肥前之熊”,占据九州的五国二岛。

江里口信常(?-1584):龙造寺家臣,冲田川之战中,得知主公战死后,单枪杀入敌阵战死,被岛津军称为“钢铁汉”。

铃木重秀(?-?):绰号“杂贺孙市”率领杂贺军与信长作战,颇令信长头痛的人物。

伊达政宗(1567-1636):幼年患眼疾,得名“独眼龙”,24岁独霸奥州,是“战国的迟到者”。

后藤信康(1555-1614):伊达家臣,镇守桧原城防备芦名家,因爱穿黄衣,被称为“黄后藤”。

佐竹义重(1547-1612):绰号“鬼义重”继承义昭遗志,统一常陆,经常亲赴战场作战。

真壁氏干(1550-1622):佐竹家臣,人称“鬼真壁”,作战时手持丈余大棒,见人就打,人人惧怕。

佐竹义宣(1570-1633):义重之子,不亚其父的勇猛 ,关原会战时加入西军,家康评其为“如今世上少有之义士”。

香西佳清(1553-1588):香西家十八代主,因病双目失明,与元亲对抗,人称“瞎眼大将”。

十河一存(?-1561):三好长弟,绰号“鬼十河”,使人生畏的猛将。

稻井教业(?-1576):以勇猛著称,号称“蓝鬼”。

赤井直正(1529-1578):与稻井教业并称为“赤鬼”,十分勇猛 ,于1575年击退了明智光秀军。

最上义光(1546-1614):“出羽的骁将”,极尽权谋术数之能事,构筑了最上家的最大版图。

渡边守纲(1542-1520):德川家臣,被誉为“枪之半藏”,转战各地,战功卓著。

金地院崇传(1569-1633):德川家臣,制定了武家诸法,引发方宏寺钟铭事件,人称“黑衣宰相”。

大久保长安(1545-1613):被称为“天下总代官”,管理120万石德川将军的财政。

本多重次(1529-1596):德川家臣,任冈崎奉行一职,绰号“鬼作左”。

丰臣秀次(1568-1595):秀吉侄子,继任关白一职,秀吉子秀赖出生后,自暴自弃,滥杀无辜,被百姓痛骂为“杀生关白”。

长束正家(?-1600):丰臣家臣,被誉为“天下无双的算术”,负责丈量土地。

薄田兼相(?-1615):丰臣家臣,大坂冬之阵时营寨失守,被嘲弄为“橙武者”,夏之阵时英勇战死。

津田信澄(1558-1582):织田信行子,父死后跟随伯父信长,被称为“一流俊才”的优秀武士。

松野重元(?-1655):小早川秀秋的家臣,人称“主马”任洋枪队长,被赐丰臣姓。

古田重然(1544-1615):外号“织部”,侍奉织田、丰臣家,任各大名的茶道师傅。

南光坊天海(1536-1643):天台宗僧人,与金地院崇传一起在暗中操纵德川家,被称做“黑衣宰相”

这是我找得资料:
闲谈战国武士姓名

也许世界上不会再有哪个国家的姓名学,会比日本战国时更让人觉的深奥难

懂了。当时的日本人改名,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日本古代的武士,到了十一至十六岁时,都会举行成年仪式,改换服装,变

换发型,这称为“元服”。元服之前孩子们也有童名,但元服作为成人的标志,

会起一个正式名。例如上杉谦信,元服之前叫“虎千代”,既没有姓,也不算正

式的名。在他元服之后,继承了家族的姓——长尾,又会再起一个非正式名——

平三郎(简称平三,即“通常被称作”的意思),及一个正式名字“景虎”,合

称长尾平三景虎。又如织田信长,童名为吉法师,元服之后叫织田三郎信长。

一般读起正史还容易一些,但是如果有机会读一些故事性强的日本历史书籍

的话,就会有大麻烦了,因为出名的家臣,与主君关系密切的家臣,人们更乐意

叫他们的非正式名。在笔者读到了织田信秀葬礼这一段时,织田氏的家族成员是

以下这些人:三郎五郎,三郎,勘十郎,信良三十郎,九郎,喜藏彦七郎,喜元

郎,源五郎。笔者自以为对于日本历史还是知道一点的,却一下子搞不清谁是谁,

想必即使各位读者也会不知所措吧。在战国SLG中,也有为数不多的武将(大多是

很出名的)用的是非正式名,也许是因为叫的多了,听的也习惯了,结果反而比

用正式名更好吧。以下这些人,在《信长野望》系列中经常出现:木下藤吉郎(

秀吉),竹中半兵卫(重治),黑田官兵卫(孝高,后改名为如水),后藤又兵

卫(基次),田里太兵卫(友信),山本勘助(睛义),山中鹿之介(幸盛),

前田庆次郎(利大,简称为前田庆次),括号中就是他们的正式名。

除了正式名与非正式名以外,有些日本人还有号。武田信玄,大友宗麟,斋

藤道三人们便是以“号”称呼;穴山梅雪即是穴山信君,梅雪是他号的简称,全

称为梅雪斋不白;本愿寺光佐,光佐是名,显如为法号——事实上本愿寺光佐即

本愿寺显如;同样道理,本愿寺光寿即本愿寺教如。这三个游戏中出现的人物,

有的玩家把他们当成六个人,蛮滑稽的。也有玩家在读完《丰臣家的人们》之后

会询问细川藤孝以及细川幽斋的事,其实也不必把他们当成两个人,因为细川幽

斋即细川藤孝的号,就象石舟斋为柳生宗严的号一样。

除了以上的情况外,还有一些异名。《信长的野望》中的山本勘助,在《天

下统一》中被称为山本勘介,山中鹿之介在书中又被称为山中鹿之助,因为日语

中介和助的发音是一样的,于是日本人就认为就可以混用的。此外,前田利大也

因发音相同被称为前田利太,稻叶一铁被称为稻叶一砌,安藤守就被称为安东守

就,山县昌景被称为山形昌景。

此外,还有许多改姓的人物,又人问毛利元就的次子与三子为何改姓。这可

说是一种政治目地。信长在攻伊势国时,把次子过继给北伊势战国大名北田具承

南北伊势的土地,并且一起划入织田家的势力范围,这无疑比起屠杀要温和的多,

体面的多。

在《天翔记》早期剧情中,玩家可以发现中国的吉川氏和小早川氏都是有力

的家族,但后来他们被毛利元就用近平信长的方式和平的合并了。另外还有一个

年轻人也用类似的方法,他就是三好长庆。也许说出来读者还不相信,继承安宅

家的安宅冬康,继承十河家的十河一存,其实是三好长庆的三弟和四弟。

这种过继是做给别人看的,更多是真正的过继。一方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去,

做别人的养子,实际上是充当了一辈子人质的角色,最有名的人质就要算是上杉

景虎了。

北条氏从北条早云起到北条氏康,驰聘关东,把关东的长官关东管领山杉宪政一

直赶到了越后,终于使软弱无力的宪政提出把关东管领一职让给长尾景虎,条件

是痛打北条氏康。长尾景虎接受,并从此改名,三次改名之后就是军神上杉谦信

了。上杉谦信与北条氏康连年战争,看来上杉谦信深爱其子,以作人质,并改名

为上杉氏秀。后来由于上杉谦信深爱其子,就赠于他自己从前的名字,这就是读

者问(上杉景虎是不是上杉谦信)的上杉景虎了。

还有一些不多见的情况,农民出身的木下藤吉郎为了抬高自己的声望,从织

田家重臣丹羽长秀,柴田胜家姓中各取一字作为自己的姓羽柴;北海道南部大名

蛎崎庆广为了抬高自己的声望,从德川家康旧姓松平中取一个“松”字,从前田

利家姓中取一个“前”字,称为松前继广。其实这样的荣誉在当时是很高的。

此外,马场信房由于在武田家功劳显赫,由信玄表为“美浓守”,信房感恩

戴德,当场引用了一句话,就从此改名为马场美浓守信春。真田幸昌之子信幸取

了德川家康养女(实际上是本多忠胜的女儿),投靠了德川家,德川秀忠不喜欢

父亲家康这么赏识信幸,但有没有办法,就逼迫信幸改名信之,方才解恨。

在战国时代的日本,改名的原因很多,而改名的人更多,也许是为了适应乱

多变的环境而采取的办法吧。

加入职位是他个人自己加入的
如果织田信长,石田三成本人没有在自己的名字中加入职位名
那他们的全名就是织田信长,石田三成

战国时代的名字,确实有很多都加入了官职,比如说武田信玄,原名武田晴信,出家入道后法号信玄,因此又称武田信玄。他的官职是大膳大夫,所以又可称为武田大膳大夫晴信。死后则以院号称之“武田德荣轩”。

日本人的名字是有几个阶段先是小时侯比如十兵卫 半兵卫等成年后才是全名

战国时代日本还是一片蛮荒,当时日本(猪)还没有进化,不存在日本(猪)人物称呼的说法

日本战国有什么著名的人物
日本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主要有以下几位:今川义元:身份:今川氏亲三子,日本战国时期的大名。特点:爱好能剧、和歌等事物,文武双全,是日本战国时期的风雅大名。成就:经多年征战,他成为掌握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的强势大名,人称东海道第一弓取。武田信玄:身份: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甲斐武田氏第19...

日本战国人物名
兄台,那不是全名是官职。就像关白一样是官职和守护代,左马介的官位很小所以很多游戏里都看不到的 日本战国时期称呼人在后面要带官职的,不是全名 明智光秀——一般称明智日向守光秀,日向守是守护代 竹中重治———又叫竹中半兵卫重治,半兵卫也是官职 不要搞错了 ...

日本战国时代有那些著名人物
上杉辉虎。5. 武田信玄:武田信玄(1521年12月1日—1573年5月13日),是日本战国时期甲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是从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浓守,甲斐守,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幼名胜千代,通称太郎,出家后法号德荣轩信玄,是清和源氏源义光之后,武田信虎的嫡长子。

关於日本古代的称呼
妻子称呼丈夫也会采用类似的称谓方式,例如战国时期的丰臣秀吉,其妻子会称呼他为“太阁”或“秀吉公”。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则会被直称为“将军大人”或“将军”,彰显了他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日本古代宫廷中,没有“丞相”这个官职,职能相同的是“太政大臣”,因此他们会直接称对方为“...

谁被誉为日本战国时期的曹操?
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与中国三国时期的曹操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唯一不同的是,织田信长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信长,公元1534年7月2日,出生于尾张国那古野城(今...

日本战国家臣称呼主公,为什么有的叫“御馆大人“,有的叫”殿下“,而...
比如:1信长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随便的人,他对家臣的称呼都比较随便,比如他喊秀吉为猴子,喊光秀为秃子,都是很随意的叫法,这样一对此,也就不奇怪了吧。2信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注重官位的人,当年他的权力甚至大到可以直接让天皇任命他为关白,争夷大将军(仅此于将军的职位),但他一直没有选择,说明...

日本历史中的大名、主君、将军分别是什么?请详细介绍一下
这个很容易理解的,大名相当于一方诸候。在日本只要占有一座小城,就算是个大名。最大的大名就是将军。将军也是大名,只是他势力大,其它大名都怕他,要听他的,但实质是一样的。主君是大名手下的人,对大名的称谓。我给你详细举例,就比如,你是一个武士,你的上司是某某城城主,这个城主就是大名,...

日本战国时期,对女性称呼为××所、××院、××局,中间的所、院、局...
1. 在日本战国时期,对女性的称呼中,“所”通常指的是“政所”,这是从平安时代开始,掌握财政和事务的政府机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所”不再与官职相关,而是指管理武士家庭财政的地方,尤其是指正妻的居所。2. “院”一词在战国时期指代的是地位较高的武士孀妇的居所。这些女性通常在丈夫去世后...

关於日本古代的称呼
所以当平清盛,他的儿子或女儿称呼他时就叫喊他为:清盛公或六波罗公或者是父亲大人(ちちうえさまchi chi u e sa ma)或者叫父亲(ちちうえchi chi u e)如果是妻子的话也差不多这样叫自己丈夫的。例如:战国后期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他的儿子和女儿和妻子就叫他为:太阁(日本官职的一种),...

日本战国为什么那么多小名叫千代、兵卫的?什么意思?
千代(ちよ ),本身是 悠久的岁月、千年等意义。用在名字里一般是希望健康长寿。日本人名常用X兵卫,兵卫原是官职,属于地位很低的小官,多由下级武士担任,隶属于兵卫府(ひょうえふ),是五卫府之一。主要是担任宫城内部守卫,类似于亲卫。在这类人立功之后,其大名有时将此官职当成名赐给他。...


其它相关链接

资料来自于网友,若有质量问题,请联系电邮
© 狮子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