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日本的名人有哪些?

1、胜海舟(1823年3月12日-1899年1月19日),江户末期至明治初期的政治家,幕末开明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幕府海军的创始人之一。别称麟太郎,后自号安芳,与山冈铁舟、高桥泥舟并称为“幕末三舟”。
2、坂本龙马(1836年1月3日-1867年12月10日),明治维新时代的重要维新志士和思想家。本名直阴,后改为直柔,在志士活动期间,曾使用假名“才谷梅太郎”以确保安全。
3、丰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1598年8月18日),原名木下藤吉郎,号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大名,被尊称为天下人。他是继室町幕府之后,首位统一日本的大名之一,与德川家康、织田信长并称为战国三杰。
4、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三河大名,江户时代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作为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与其他两位战国三杰——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齐名。
5、织田信长(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师,是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和天下人。作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他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求日本历史名将或名人的名单
山本五十六,臭名昭著的名人一大把!

日本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阿倍仲麻吕(公元698~771年):中文名晁衡(或朝衡),于公bai元717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后在唐朝任从三品秘书监兼卫尉卿,擅长诗文。公元753年,想随遣唐使回国探亲,唐玄宗许之,并命他为回访使者。他写了一首“衔命还国作诗”,赠给他的唐朝朋友。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

历史上,日本名人有哪些﹖
丰臣秀吉,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统一全国的武将。福泽谕吉,日本近代杰出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缔造者之一,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伊藤博文 夏目漱石,日元的千元钞票上印有他的头像。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井上靖,著有以西域为题材的作品《楼兰》、《敦煌》和《丝绸之路诗集》...

日本名人
日本历史上名人众多,他们的身影贯穿了从古代到近代的各个时代,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古代日本,我们看到了才华横溢的人物,如苏我稻目、阿倍仲麻吕,他们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为日本历史增添了国际视野。菅原道真和坂上田村麻吕以文学成就著称,而圣德太子和天智天皇则在政治体制上奠定了基础。天武天皇、中...

日本战国名人有哪些?
2013-05-29 日本战国时代有那些著名人物 147 2014-12-09 简述下日本战国有哪些名人? 2 2013-10-25 日本战国所有名人的称号 43 2007-01-22 日本战国里有哪些名人,比三国如何? 12 2012-11-04 历史上,日本名人有哪些﹖ 96 2012-07-01 日本战国名人 30 2018-01-24 日本战国名人有哪些? 1 ...

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有哪些
4、黑田如水(1546.11.29-1604.3.20),本名黑田官兵卫孝高,幼名万吉,法号龙光如水圆清。他是日本战国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丰臣家的家臣。5、本多 忠胜(ほんだ ただかつ;1548年3月17日-1610年12月3日),日本战国至江户时代初期之武将、大名。上总大多喜藩初代藩主、伊势桑名藩初代藩主...

日本历史上最最最有名的人物是谁?
到了元未明初,武族后人便开始派人登陆中国大陆,寻找西门庆报仇,却被咱国英雄戚继光赶了下海,那便历史上的“抗倭”。进入二十世纪,武族人在中国自北向南,由东而西,踏碎我河山大半,还是没有寻着仇人西门庆。于是他们居然要中国人学习他们的“假”文字,要中国人取他们那样的名字,要中国人"围裙...

日本战国的历史人物
同时对家中进行肃正,将反抗元就的井上一族诛杀。 相传元就的三个儿子常常因为血缘关系而不合,为此毛利元就拿出弓箭教导他们要兄弟情同手足,从此毛利家更加团结。这就是日本战国著名的“三矢之训”说。弘治元年(1555),严岛之战爆发。小早川氏支配下的能岛、来岛、因岛水军及村上海贼众联手击破...

日本的100名人100人正篇
日本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的卓越贡献在《日本的100名人100人正篇》中一一展现。这些人物涵盖了各个时代,从战国时期到现代,他们的影响力深远,塑造了日本的历史进程。织田信长作为首位入选者(2006年1月17日创刊号),以其雄才大略开启了日本近代史的篇章。坂本龙马与德川家康,分别是幕府时代的改革者和...

日本战国名人
反正肯定还有其他的方面,没有写到的。战国史是一部多元化,多角度的历史,你不要太拘泥与政治上的高位者。战国名人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我还没有提到欧洲人(南蛮人),你可以自己去找找南蛮人(正是由于南蛮人,织田才能在设乐原击败武田,九州才有后来的动乱,大友的天主国等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


其它相关链接

资料来自于网友,若有质量问题,请联系电邮
© 狮子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