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民如何反抗日本侵略者侵略台湾? 台湾被日本占领,台湾各组人民是如何反抗的?
和官府对敌态度相反,台湾各族人民立刻组织起了抗日队伍。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徐骧、吴汤兴和姜绍祖率领的民团。各路起义军推举刘永福为抗日的统帅。刘永福就是当年援越抗法的黑旗军首领,后来他的队伍被清政府收编。他现在正驻防台南。
日本把进攻台中地区的兵力分成东西两路。东路军攻打台中的门户新竹,西路军直扑大湖口。徐骧也把义军分开,分头阻击侵略军。东路日本军由于一开始没遇到什么抵抗,便放松了警惕。正当他们大摇大摆地往前走时,徐骧带领几个民团战士突然出来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还没等日本鬼子们反应过来,徐骧等人连开几枪,把前面的两个给打倒了。日本鬼子大惊失色,慌忙趴在地上,举起枪胡乱地开了火。打了一会儿,他们才发现徐骧他们早已经没了影子。鬼子们气得骂了一通,又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多远,徐骧又领人冲出来打了几枪。鬼子们反击了一会儿,又不见了徐骧他们。接连几次都这样,鬼子可就急了。最后一次他们瞧见徐骧跑进了一片竹林,就都发疯似地追进去。
这片竹子长得非常茂盛,又密又粗。碧绿的竹叶连成一片,把阳光都给遮住了。鬼子一进来就发了蒙。黑压压的哪里有徐骧的影子呀。他们每走一步就要跌一下跟头,不是被竹子绊倒,就是撞在别人的身上。鬼子们东奔西窜,怎么也走不出这片竹林子,衣服和脸都被划出了一道道口子。正当他们象被关进笼子的老虎一样发怒时,义军的枪炮响了起来。鬼子们死的死、伤的伤。为了逃命,他们在林子里到处瞎跑,撞得头破血流。有的鬼子刚蹿出竹林,就被等在外边的义军打碎了脑袋。
这场战斗,差不多把东路日军全部收拾掉了。同时,西路日军在大湖口也遭到了吴汤兴的痛打。徐骧率领义军把日本兵拖在台中一带两个多月。最后日军出动大规模的兵力包围了义军。经过激烈的战斗、姜绍祖被俘牺牲。徐骧、吴汤兴率义军退守彰化。在彰化城东的八封山,义军被敌人包围了。
一天早晨,义军被山谷里的枪声惊醒了。徐骧登上山头一看,军营周围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敌人。再朝山下望去,无数蚂蚁一样的敌人还在向上爬。原来,起义军虽然封死了山口,可是日军在汉奸的帮助下,顺着一条山后的小路偷偷爬了上来。想冲出去是不可能了,现在只能和敌人拼命。徐骧挥舞战刀迎着敌人冲了上去。义军战士们和爬上来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满山遍野到处都是刀光闪闪,喊杀声连成一片。就在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山下又来了一支队伍。原来是刘永福派彭松年带领黑旗军,支援义军来了。
日军少将山根信成看见自己的队伍前后都挨打,心里有些发慌。他刚要提醒日本兵注意,一名义军战士就把长矛刺进了他的胸膛。在义军和黑旗军的英勇奋战中,1000多名敌人被击毙。同时,几百名义军和黑旗军战士献出了生命。吴汤兴和彭松年都牺牲了。战斗结束后,随徐骧突围到台南的,只有20多人了。
徐骧到达台南后,又召集了700多名高山族兄弟参加了义军。刘永福派王德彪率军把守嘉义,杨泗洪率军帮助徐骧反攻彰化。台湾人民心情振奋,一连打了几个大胜仗。日军吓得躲在彰化不敢继续南犯。
台湾同胞的抵抗,力争身份和权力的平等,也曾经有过多次努力。在达半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当中,武装抗日的政治运动,大抵上发生在日本据台的前20年。
这20年的武装抗日运动,根据一般学者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期是“台湾民主国”抗拒日军接收的乙未战争。
第二期是紧接著“台湾民主国”之后的前期抗日游击战,几乎每年都有武装抗日行动,而最末一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1913年,罗福星领导的“苗栗事件”,到1915年余清芳领导的“西来庵事件”,又称“噍吧哖之战”,但都以失败告终。
日本正规军镇压游击队,实行了集体大屠杀。之后,台湾反日运动转为维护汉文化的非武力形式。不过在1930年期间,原居民部落还是发生了“雾社事件”,引发日本军队用大炮和毒气,压制没有现代武器的原居民。
扩展资料: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的重大事件介绍:
1、北埔事件
北埔事件是1907年11月发生于台湾新竹北埔的反日事件,领导人为客家人蔡清琳。
1907年11月,他对新竹北埔山区的汉人与赛夏族原住民自称为“联合复中兴总裁”,谎称清廷大军即将登陆新竹,并利诱赛夏族大隘社头目大打禄(汉名赵明政)加入,开出高额猎杀奖金(如“夺一把日本巡查配剑赏二十元”)。
之后他并于11月14日,煽动群众杀害北埔地区的日警与平民共57名,但蔡清琳方面却毫无动静。后来,附和的赛夏族人知道受骗,将蔡清琳杀害。
不久,台湾总督府警方前往北埔支援日方警力,并就此事逮捕百余人。经审判后,该事件的首从共有9人被台湾总督府判处死刑,有期徒刑或行政处分者则为97人。并且秘密处死许多客家人。
但由于当时对原住民采怀柔政策,对于赛夏族仅没收其枪械。而赵明政则佯死隐居避祸。
此反日事件的起事者多为镇守隘勇线的汉人兵勇或隘勇线外的原住民,台湾总督府以此为借镜多加整顿该组织,另外,也重新调整与加强理蕃政策。改采不借汉人之手,直接管理原住民的政策。
2、苗栗事件
苗栗事件是罗福星事件、台南关帝庙事件、台中东势角事件、新竹事件、南投事件等五个事件的合称。这五个事件相继发生于1912、1913年间。
日本人将这五次抗日事件镇压后,合并处理,称为苗栗事件。日本人认定罗福星是这些抗日事件的真正领导者,1914年2月16日在罗福星建立的革命中心苗栗设立临时法庭,对五次抗日事件进行审判。
苗栗事件这次审判对象以罗福星为首,包括日本警察逮捕的抗日分子921人,其中20人被判处死刑,258人被判处无期徒刑,4人被判处行政处分,无罪的34人,不予起诉处分的578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日治时期
你可以查"日据时代51年血腥大屠台
湖桶村屠村事件
<铁庄屠村事件>
<嵙崁大烧杀 >
<大莆林大屠村 >
1895年8月30日,日军进入云林地方,9月2日到达大莆林, 即现今嘉义县大林镇。 此地的领袖人物简精华,深知装备战力皆非日军敌手,不忍生灵涂炭而决定放弃抵抗,命令居民清扫道路,提供食物欢迎日军。 不料日军竟要求简献出200名妇女。 简不答应,日军竟以此奸杀简氏一族妇女120多名。更甚著,多名妇女生殖器遭削尖的竹片贯穿,连肠子都拉出体外。 简氏愤怒,招集云林民众,从9月3日开始以弓箭、棍棒、陷阱、土枪,袭击日军。後来简精华受辜显荣的引诱,忍痛接受招抚,但不到三天,违反约定的日军立即突袭,半夜三点,日军进行大规模屠村暴行,村内3500人不男女老少几乎全遭灭口,日军将参与偷袭行动的壮丁以铁钉固定脊椎,活活剥取人皮。简精华不愿被擒受辱,即刻自刺左手血管,失血而死於自宅。幸存乡人感动其忠义,而以「简忠义」追思。
<云林大屠杀事件 >
1896年日军第二旅团在六月十六日至六月二十三日以台中一联队(一个团)进攻云林之鲤鱼头、打猫东二堡一带,报复蹂躏云林地区,云林支厅长松村雄之进称: 「云林辖下无良民」把村庄指为匪窖全部加以焚毁,在连续所谓的 「扫荡」七天之中,到处施展毫无人性的报复屠杀,在山区中遇人杀人, 见屋则烧屋,妇女幼儿也在残杀之列,日军更将婴儿屍体串挂刺枪上示威炫燿武力,村民屍骸残肢四散任由野狗啃食。 此为後人所称的「云林大屠杀」。
日本事後自己统计报告计焚毁村庄五十六处,纵火民房四千九百二十五户,无辜百姓逾两万名无端被杀,受害范围广及五十馀村庄。斗六街及石龟溪庄遭受最为惨重。 进攻铁国山之儿玉中队,自林杞埔(今南投县竹山镇)撤回云林时, 沿途纵火, 九芎林、石榴班、海豊仑各庄尽成焦土。
太多了= =..你自已慢慢查吧..反正几乎都是屠村屠县..台湾很多灵骨塔都有人自费供奉抗日义士..因为太多了都没有名字~牌位只写抗日义士..我听老一辈的说..以前日军枪决台湾人..都在火车站附近..
其实你可以改~日本人占领台湾的大功臣「台奸是如何帮助日人诱杀台湾的抗日份子」
台湾军民对日本侵略军英勇抵抗,作战百余次,打击侵略者气焰
...一部人民反抗侵略的历史。台湾人民曾经多次反抗外来侵略,具体_百度...
因此,选项B正确。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台北人民闻讯后鸣锣罢市,表示抗议,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誓死保台。因此,选项C正确。1885年6月到10月,台湾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海军舰队,...
台湾被侵占50年的历史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台湾等必须归还中国。国共内战之后,国民党战败,逃往台湾,占据一方,致使现在中国也无法统一。日据时代的台湾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水平上得到一定的现代化。加上战后接收的国民政府治台失政,以及本地人与当时来台大陆人之间的...
台湾抗击日本殖民者又哪些事件
1:1874年是牡丹社事件日本藉口琉球渔民被台原住民所杀而出兵台湾东部(当时清朝认为台湾东部是"化外之地"),击败当地原住民后准备长期驻扎占领。反应迟钝的清廷此时才搞清楚状况,急调六千五百名淮军赴台协防,两方战力急转直下,再加上日军饱受热带传染病所苦,於是和清廷展开谈判,清朝赔钱了事,日本...
台湾屈辱的历史是什么?
在此情况下,刘永福坚持抗日5个月后,不得不被迫登轮退返大陆。台南遂于1895年10月20日沦陷。至台南失守时止,台湾军民总共毙伤敌3.2万余人,占日寇侵占初期兵力的一半以上。辛亥革命前后的武装起义在日本侵略者的残酷镇压之下,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低潮时期。1906年以后,在祖国大陆...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背景
,一面指派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为割台大臣,前往台湾办理出卖台湾的最后手续。6月2日,李经方在基隆口外的日本军舰“西京丸”上,与日本代表桦山资纪签署了交接文书。反动的清政府就这样把三百多万与祖国大陆人民骨肉相连的台湾同胞和美丽富饶的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神圣领土,置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人民坚强不屈与日寇作斗争的人物
林少猫则是一位勇敢的地下党员。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为抗日游击队传递了许多重要情报。林少猫的行动,不仅帮助游击队避开了日寇的追捕,还为抗日事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不仅展现了台湾人民在面对侵略者时的英勇与坚韧,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来者...
日本从中国窃取台湾,澎湖列岛的历史实质
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日本在台湾实行总督专制的统治体制,建立严密的警察...
国民党进入台湾以前,台湾的政治发展历程
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你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_百度知 ...
1895年10月,日军完全占领台湾,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在孤立无援,武器、粮饷均匮乏的情况下,整整坚持了5个月。反割台斗争尽管失败了,但台湾爱国军民积极团结、同仇敌忾、奋力保台,给日本侵略者极其沉重的打击。台湾官、绅、民共同谱写的抗日保台斗争,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
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什么意思
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什么意思,回答如下 "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这句话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反日口号之一,意思是全体台湾人民发誓绝不与日本侵略者共同生活或共存亡。这句口号体现了对于日本侵略行为的坚决反对和抵抗精神。此口号的出现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密切相关。在二战爆发后,日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