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有哪些名将 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将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旷日之久的争霸战争,从春秋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三家分晋后,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除实力较强的七雄外,周王朝境内还存在着实力远不及战国七雄的宋、卫等国。只能在它们的夹缝中生存,最终为七雄所灭。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直至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一、吴起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战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著有兵书《吴子兵法》。公元前412年,齐国攻打鲁国,吴起率军大败齐军,后来他被免去官职,投奔魏国,公元前409年,吴起率军攻克秦国河西地区,公元前389年,秦国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吴起率五万将士大胜秦军,吴起投奔楚国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楚国国力日益强大,但变法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楚悼王去世后,楚国贵族杀死吴起。
经典战役:阴晋之战,魏军5万——秦军50万。
二、白起
白起(?—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大小七十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二十四万韩魏联军,俘虏魏将公孙喜,又连夺数城,为秦军东进之路奠定基础。丹阳、蓝田之战大破楚军后,攻占楚国都城郢,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也从此一蹶不振,白起被封为武安君。长平之战一举歼灭四十五万赵军,大大的削弱了赵国的实力。秦昭襄王五十年,自杀而亡。
经典战役:伊阙之战——韩国和魏国精锐丧失殆尽,扫清东进中原道路。
鄢郢之战——进一步打击和消弱了楚国的实力,使楚国更加衰弱。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
三、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本名孙伯灵,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齐国名将。著有兵书《孙膑兵法》。早先与魏国名将魏涓是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导致身体残疾,后来投奔齐国,成为齐国军师。公元前353年,齐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派小股部队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魏军回救本国,孙膑率主力部队在桂陵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公元前341年,齐王派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在马陵大破魏军,魏将庞涓自杀,俘虏魏军主帅太子申,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经典战役:桂陵之战——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
马陵之战——魏国由盛转衰,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霸权。齐国则声威大振,威服诸侯,称霸于中原。
四、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用反间计除掉赵国名将李牧,率领秦军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秦始皇十九年,王翦率军攻取了燕国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秦始皇二十二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伐楚,杀项燕于蕲,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随后又率军南征百越,取得胜利,被封为武成侯。
经典战役:横扫三晋,攻灭楚国。
五、李牧
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早先驻守代地雁门郡,守卫赵国的北部边境,多次大败匈奴。率军攻灭襜褴,打败东胡,降服林胡。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后来在番吾之战重创秦军,被封为武安君。王翦灭赵前,使反间计,听信谗言的赵王迁夺了李牧的兵权后,将其杀害。
经典战役:破匈奴之战——以步兵歼灭匈奴十万骑兵。
六、田单
田单(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名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是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早先任齐都临淄的市掾。燕国将领乐毅率军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仅剩莒和即墨两座孤城。齐国危亡之际,田单坚守即墨,先以反间计使燕军换主帅,后以火牛阵击破燕军,杀死燕军主帅骑劫,收复七十余城,因功被任为相国,受封安平君,后来到赵国为将。受封都平君。
经典战役:即墨之战——火牛阵大破燕军。
七、乐毅
乐毅(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时期燕国名将。先祖是魏国将领乐羊。公元前284年,统帅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济西之战大败齐军,受封昌国君,之后遣还其他四国军队,率燕国军队攻下七十多座城池,齐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燕惠王继位后,齐将田单使反间计,使乐毅遭到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经典战役:连破七十余城。
八、廉颇
廉颇(前327年—前243年),嬴姓,廉氏,名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惠文王十六年,率领赵军讨伐齐国,大破齐军,攻取晋阳,被拜为上卿。以勇猛果敢而闻名于各诸侯国。长平之战前期,固守三年抵御了秦国军队。后来又率赵军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令燕国割五城求和,被封为信平君,代理相国。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受排挤,先后投奔魏国和楚国,后老死于楚国。
经典战役:鄗代之战,20万赵军——64万燕军。
九、赵奢
赵奢(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期赵国名将。秦国进攻赵国,军队驻扎在阙与,赵奢率军前去救援,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下令停止前进,增修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走之后,赵奢就命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阙与进发,让善射的骑兵离阙与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后,赵奢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军后来到达,赵奢趁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秦军大败而归。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经典战役:阏与之战——出奇制胜,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十、匡章
匡章(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公元前323年,率领齐军在桑丘打败秦军的进攻,公元前314年,率领十万军队趁燕国内乱,五十天就攻破燕国都城。公元前301年,联合韩国和魏国攻打楚国,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死楚将唐昧。公元前298年,率领齐、魏、韩三国军队 (后来加入赵国和宋国)攻破秦国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
经典战役:桑丘之战——秦惠文王自称西藩之臣。
齐破燕之战——一度灭亡燕国。
垂沙之战——楚国从此由盛而衰,直至灭亡。
真正的勇士,敢于探索不为人知的历史。
日本战国时代之十大名将
一、织田信长织田信长(Oda Nobunaga,1534年7月2日-1582年6月21日)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胜幡城(一说那古野城 ,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
二、武田信玄武田信玄,生于1521年12月1日(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卒于1573年5月13日(元龟四年四月十二日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日本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三、上杉谦信上杉谦信(享禄3年1月21日(1530年2月18日)—天正6年3月13日(1578年4月19日)),日本战国时代名将。越后国守护代长尾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后称长尾景虎。
四、德川家康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的武将、战国大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英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五、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天文6年2月6日- 庆长3年8月18日,即1537年3月17日- 1598年9月18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封建领主,继室町幕府之后,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
六、真田幸村真田幸村(1567年-1615年6月3日),本名真田信繁。以真田幸村、真田左卫门佐之名闻名于世 。是日本战国末期名将,战国乱世最后的英雄。真田幸隆之孙,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之之弟。
七、毛利元就毛利元就(假名:もうりもとなり;1497年4月16日(明应6年3月14日)-1571年7月6日(元龟2年6月14日) ,是日本战国时代雄踞山阳山阴地区的超强大名,为毛利弘元次子,幼名松寿丸。
八、本多忠胜本多忠胜,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时称"战国第一强将"、"鬼之平八",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及榊原康政),德川十六神将、德川三杰及日本七柱枪之一。德川氏家臣。
九、直江兼续日本战国时期名将,上杉氏家老。人称文武兼备、内外皆能之才将。父亲是长尾政景家老、上田执事樋口兼丰,母亲是上杉家重臣直江景纲的妹妹,兼续后来继承直江氏,与伊达家臣片仓景纲并称为“天下第一陪臣”。
十、伊达政宗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人称“独眼龙政宗”。幼名梵天丸,元服后字藤次郎。
一、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Oda Nobunaga,1534年7月2日-1582年6月21日)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胜幡城(一说那古野城 ,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
“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另外两个为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将日本的战国乱世彻底打破。原本是尾张国的小大名,后于桶狭间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日本,后通过拥护足利义昭上洛(割据地方的势力率军前往京都)逐渐控制京都,将各个有力敌对大名逐个击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枪的战术,实行兵农分离,鼓励自由贸易,整顿交通路线等等革新政策,开拓了日本通向近代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于1568年至1582年间,作为掌握日本政治局势的领导人,推翻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并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战国乱世步向终结。但在即将一统全倭前夕,于京都本能寺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结束了辉煌的一生。但人们始终无法找到他的尸体,这使其更加富有传奇色彩。
织田信长被日本民众评选为“2014年日本人最喜爱的历史人物第一名”。
二、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生于1521年12月1日(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卒于1573年5月13日(元龟四年四月十二日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日本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从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浓守,甲斐守,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幼名胜千代,通称太郎,出家后法号德荣轩信玄,清和源氏源义光之后,武田信虎嫡长子 。因任甲斐守,并且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被称为“甲斐之虎”。有“战国第一名将”之称,也被誉为“战国第一兵法家”。
三、上杉谦信
上杉谦信(享禄3年1月21日(1530年2月18日)—天正6年3月13日(1578年4月19日)),日本战国时代名将。越后国守护代长尾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后称长尾景虎。由于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姓氏,并先后得到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和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赐名,故又称上杉政虎、上杉辉虎。笃信佛教,出家后法号不识庵谦信。自称毘沙门天转世。因拥有很高的军事才能,被称为“越后之龙(虎)”,一般通称为“军神”。谦信虽然被誉为“战国最强”的武将,但是却信奉佛教,曾一度因此非常矛盾。由于崇尚“义”,其行为在战国乱世显得很特别。一生49年中和关东北条氏康、甲信武田信玄、畿内织田信长、越中神保长职、椎名康胤、一向一揆、能登畠山氏、会津芦名盛氏、出羽庄内大宝寺氏、下野佐野昌纲、等均有合战。晚年将领地扩大到越中国、能登国。官位为“从五位下弹正少弼”,死后由明治天皇追赠从二位。
四、德川家康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的武将、战国大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英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于大之方(传通院)。原姓松平,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狭间之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同盟,本能寺之变后先与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敌对,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被秀吉移封关东,虽失去长年的根据地,但得到丰臣政权下外样大名中最大的领地。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之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自此一步步摧毁了丰臣家势力。庆长19年(1614年)至庆长20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后,日本进入暂时的和平。元和2年(1616年),在骏府城死去。享年74岁。遗体埋葬在骏府的久能山,1年后被改葬到下野国日光。被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现”,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本东照宫中供奉,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五、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天文6年2月6日- 庆长3年8月18日,即1537年3月17日- 1598年9月18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封建领主,继室町幕府之后,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原姓木下,之后将丹羽长秀和柴田胜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将改姓羽柴。农民家庭出身 ,本是一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长死后在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他是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政大臣,获赐氏姓丰臣,被称为“太阁”。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并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后病逝。
六、真田幸村
真田幸村(1567年-1615年6月3日),本名真田信繁。以真田幸村、真田左卫门佐之名闻名于世 。是日本战国末期名将,战国乱世最后的英雄。真田幸隆之孙,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之之弟。
关原合战与父亲同在西军,战后被流放于纪伊九度山,逃脱后,投奔到大坂城。因其在大坂之战以寡击众的英勇表现,被江户幕府和诸国大名记录下来, 后来以这些史料为脚本的小说将真田幸村以及虚构人物真田十勇士描绘成与德川家康大军对抗的武将,而闻名于现世。岛津忠恒称誉他为“日本第一兵”。与源平合战的源义经、南北朝时代的楠木正成并列为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七、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假名:もうりもとなり;1497年4月16日(明应6年3月14日)-1571年7月6日(元龟2年6月14日)[1] ,是日本战国时代雄踞山阳山阴地区的超强大名,为毛利弘元次子,幼名松寿丸。原姓大江,家系以大江广元四男毛利季光为祖先,家纹为一文字三星纹。毛利氏仅在元就一代的治下,就成功地从安艺国的一个小豪族跻身为统治十国的西日本第一大势力,领国石高超过120万石,人称“西国第一智将”。
在永正14年(1517)的有田中井手之战中,初次上阵的毛利元就以区区千余众击杀武田元繁,由此名震日本,日本史学界称此役为“西国桶狭间”。此后,毛利家东克尼子,西破大内,势力急剧扩张。最终于“严岛合战”中一举击败大内家权臣陶晴贤,继而攻灭尼子氏,威震关西,并一度染指北九州。安艺毛利氏的西国霸主地位一举奠定,而作为毛利家霸业开创者的毛利元就,也被日本民众视为“战国谋神”而久久传颂。
八、本多忠胜
本多忠胜,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时称"战国第一强将"、"鬼之平八",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及榊原康政),德川十六神将、德川三杰及日本七柱枪之一。德川氏家臣。上总国大多喜藩初代藩主、伊势国桑名藩初代藩主。忠胜系本多家宗家初代,本姓藤原氏。更被织田信长称赞为“日本之张飞”。
本多忠胜被后世称“东国唯一猛将本多平八、西国唯一猛将立花宗茂”。史家都认为他以勇猛而闻名,连同族本多正信也曾认为他有勇少谋。
他每次的出阵都使敌人闻风丧胆。敌人看到他载着的鹿角兜、手持的蜻蛉切和他的钟馗马印都闻风而遁。生平出入五十六场战役未曾受伤,故有人称其为“八幡大菩萨”的化身。
和家康一起争战后期时认为自己体力走下坡,将自己的爱枪枪柄砍掉一尺,但却使枪发挥的空间却更广。
九、直江兼续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上杉氏家老。人称文武兼备、内外皆能之才将。父亲是长尾政景家老、上田执事樋口兼丰,母亲是上杉家重臣直江景纲的妹妹,兼续后来继承直江氏,与伊达家臣片仓景纲并称为“天下第一陪臣”。除了擅长使用重锤作为武器之外,更是日本七柱枪之一。
兼续的头盔上装饰有一个很大的“爱”字,这副盔甲保存在米泽市上杉神社的稽照殿。这个“爱”字是“仁爱”和“爱民”的意思。上杉谦信信仰毗沙门天因此旗帜上印了一个大大的“毗”字。当时把神佛的名字印在旗帜和盔甲上十分盛行。也有说爱代表军神“爱染明王”和“爱宕权现”的意思。
十、伊达政宗
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人称“独眼龙政宗”。幼名梵天丸,元服后字藤次郎。其名政宗(与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有中兴之祖之称)即意味能达成霸业。小时候因为罹患疱疮(天花),而右眼失明。官位为美作守、左京大夫、待从、越前守、右近卫权少将、陆奥守、权中纳言,死后赠从二位。
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有哪些
尼子十勇士 ——山中鹿之介、早(今)川鲇之介、薮中荆之介、秋宅庵之介、横道兵库之介、寺元(本)生死之介、尤道理之介、植田早稻(苗)之介、深田泥之介、小仓鼠之介(根据《战国百科》记载) 蒲生十三勇士——赤座隼人、谷崎忠右卫门、上阪左文、生驹弥五左卫门、阪源次郎、安藤将监直重、上阪源之丞、...
问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及家族有那些?
有名的名将: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北条氏康、毛利元就、今川义元、斋藤道三、浅井亮政、浅井长政、宇喜多直家、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朝仓孝景、朝仓义景、柴田胜家、丹羽长秀、前田利家、细川藤孝、泷川一益、池田恒兴、九鬼嘉隆、佐佐成政、石田三成、明智光秀、明智秀满、明石守重、浅野长政...
日本战国时期各大势力的名将分别有哪些
德川:神州十六将 武田:武田二十四将 上杉:越后十六将 织田:织田四天王 伊达:成实,小十郎 北条:北条一门,松田康乡 岛津:四兄弟 大友:雷神,西国无双他爹 毛利:毛利一门众 武田家:板垣信方;诸角虎定;甘利虎泰;真田幸隆;原虎胤;饭富虎昌;山县昌景;高坂昌信;马场信房;内藤昌...
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有哪些
1、井伊直政(1561年3月4日-1602年3月24日):战国时代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将、大名。他是井伊氏的第24代当主,并成为彦根藩的初代藩主。2、岛左近(1552年4月2日-1600年10月21日):别名岛清兴、岛胜猛,是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的著名武将。其出身至今仍有多种说法,而其名声显赫的...
日本战国名将有哪些?
香西佳清 ——盲目大将 羽柴秀吉 ——猴子 原虎胤 ——美浓夜叉 伊达政宗 ——独眼龙 真壁氏干 ——鬼真壁 佐久间盛政 ——鬼玄蕃 佐久间信盛 ——撤退佐久间 足利义辉 ——将军剑圣 正木时茂 ——枪大膳 最上义光 ——出羽之骁将 斋藤朝信 ——越后之钟馗 斋藤道三 ——蝮蛇 织田信长 ——尾张...
日本战国时期的10大名将都有谁,你知道多少?
二、武田信玄,日本战国时期名将。从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浓守护,甲斐守护,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法名信玄(德荣轩信玄简称),幼名胜千代,通称太郎,清和源氏源义光之后,武田信虎嫡长子。有“战国第一名将”之美誉,号称“战国第一兵法家”。是很多游戏已经...
日本战国时期十大名将有哪些
一、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Oda Nobunaga,1534年7月2日-1582年6月2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战国大名,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胜幡城。他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二、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Takeda Shingen,1521年12月1日-1573年5月13日),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也是一位...
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有谁
——西国无双的大将 武田信玄 ——甲斐之虎 小幡虎盛 ——鬼虎 新纳忠元 ——鬼武藏 香西佳清 ——盲目大将 羽柴秀吉 ——猴子 原虎胤 ——美浓夜叉 伊达政宗 ——独眼龙 真壁氏干 ——鬼真壁 佐久间盛政 ——鬼玄蕃 佐久间信盛 ——撤退佐久间 足利义辉 ——将军剑圣 正木时茂 ——枪大膳 最...
日本战国时期十大名将有哪些
一、织田信长织田信长(Oda Nobunaga,1534年7月2日-1582年6月21日)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胜幡城(一说那古野城 ,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二、武田信玄武田信玄,生于1521年12月1日(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卒于1573年5月13日(元龟四年四月十二日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日本...
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
中国(日本地域名)三谋将:尼子经久-出云之狼、西国宰相 毛利元就-战国第一智将 宇喜多直家 四国:长宗我部元亲-土佐之出来人 九州:大友宗麟 立花道雪-鬼道雪、雷神、大友双璧 高桥绍运-大友双璧 立花宗茂-西国无双的大将 岛津忠良 岛津义久 岛津家久 岛津义弘-鬼石曼子 龙造寺隆信-肥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