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国,还有哪个时代的冷兵器战争经典案例比较多? 和三国时期有的一比的冷兵器战争时期,就是那种你能说出很多名字...

和三国时期有的一比的冷兵器战争时期,就是那种你能说出很多名字的战争。像春秋战国,隋唐时期……等等。

如果你问的是时期,我可以给你答案。
中国历史是很奇妙的,先是周朝八百年,实际上就不是统一的国家,而是天下之下有无数个小国,变成统一的国家是在秦国的时候,秦国是一个很短暂的统一时期,然后是楚汉时期,楚汉相争统一为汉,汉朝经历了数百年之后,又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统一为晋,又经历了很长的时期的东晋西晋,之后就是南北朝时期,之后是隋统一了中国,隋经历了很短的时间,又发生动乱,之后是唐统一了中国,历史就先介绍到这

如果说和三国时期很像的时期,以上的介绍你就会明白,有两个。
第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无数个小国,而且这种状态的年头还挺长,整个周朝全是这样的状态;
第二个就是南北朝时期,也不是统一的中国南北时期一直到唐朝建立,都是这样的状态

如果说只有这两个是不对的,还有很多时期,比如南唐,南宋等等,但基本上都是南方是统一状态,北方是统一状态,而且里面的人物估计很多都是你不了解的,还是以春秋战国和隋唐为主吧

那都是因为一本《三国演义》最出名了。其实像《水浒传》中也有很多名将啊,只不过水浒传虚构的比较多,虽然三国也是三分实、七分虚,但常常误导别人,让别人认为都是史实了。

另外比如说隋唐期间也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说李世民、秦琼、罗艺、程咬金、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单雄信、李密、尉迟恭等

还有春秋战国时期,乐毅、廉颇、范蠡、白起、战国四君子、荆轲、伍子胥、管仲、李斯、吕不韦等等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全歼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碛口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蔡州之战 李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嘉山之战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六合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达鲁古城之战 完颜阿骨打 不详(一说2万)——27万 大败辽军
护步达冈之战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 吴玠、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海州之战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六合之战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庐州之战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边堡寨之战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鄂州之战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厓山海战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上峰岭之战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台州之战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宁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贵阳之战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浑河之战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近代、现代时期
南京之战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
第一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第二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第三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第四次反围剿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黄桥战役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
鲁南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3530人
莱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6800人
孟良崮战役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
晋中战役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100370人
豫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93970人
淮海战役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
九连山战斗 不详 不详 5战5捷,歼6个连又1个排

(一)中国历史:
1、春秋时代:城濮之战(楚晋)、吴越争霸等,总之,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馀次。

2、战国时代:
(1),魏国是最早变法的国家,封建政权建立较早,社会改革进行较快,所以魏国的经济力量日益雄厚,成为战国初期势力最强的国家.魏文侯与韩,赵结盟,西败秦国,占领秦河西之地,北灭中山国,东败齐国,南败楚国.魏惠王即位后,国力更加强大.前361年魏国将度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兼并统一过程 魏国自恃强大,不断进攻韩,赵,三国联盟破裂.前354年魏国攻赵,前353年,齐国将军田忌,孙膑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大败魏军,即'桂陵之战'. 前342年,魏攻韩,齐国又出兵相救,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孙膑用'退兵减灶'的计策,再次大败魏国.经过这两次战役,魏国元气大丧,逐渐失去了雄居东方的地位.
(2).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势日增,不断向东发展,一跃成为强国.齐国在三晋与秦激烈争斗之际乘机扩张势力,成为东方大国.秦,齐各以霸主自居,强迫一些小国成为自己的附庸,小国为了保护自己,也积极寻找盟友,共同抗击大国,于是出现了'合纵'与'连横'之争. 由于各国的矛盾错综复杂,合纵和连横并不稳固.前298年,齐与韩,魏合纵攻秦,一直攻入函谷关,相持三年,迫使秦国割地求和,韩,魏收回了被秦侵占的一部分领土,齐则声威大震. 前288年,秦昭王约齐闵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不久齐闵王放弃帝号,并与燕,韩,魏,赵联合攻秦.前286年齐灭宋,引起各国不安,秦乘机联合各国攻齐.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联军在燕将乐毅的指挥下,在济西大败齐军,乐毅指挥燕军攻入齐都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只剩下即墨和莒两个地方.但齐并没有灭亡.后来齐国贵族田单于前279年,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才使齐国转危为安.但齐国损伤太大,已无力与秦国相抗衡.
(3).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改革,成为北方大国,由于齐,楚等国的衰落,赵国成为唯一能够勉强与秦相抗衡的国家.秦昭王任用范雎为相,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远交齐,楚,近攻三晋.前262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韩向赵求救,赵派大将廉颇率兵进驻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廉颇采取坚壁固守,以逸待劳的策略,秦军久攻不下,两军相持一年多,不分胜负. 前260年,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改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廉颇.赵括缺乏实战经验,盲目出兵,向秦全面出击.秦将白起佯败后退,另设两支奇兵包抄赵军后路,赵括被乱箭射死,赵军四十余万被俘,白起将其全部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4).秦打败赵国后,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年仅13岁的赢政继位.当时吕不韦为丞相(吕不韦曾为大商人).前238年,秦王赢政亲政,幽禁太后,诛杀嫪毐,罢免吕不韦,任用尉缭,李斯等参与政治,秦国为之一振.前230年,秦王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
是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韩王安,韩亡.前229年,秦将王翦率军攻赵,次年赵王被俘,赵公子嘉率宗族数白人逃往代郡,自立为王.前222年,代王嘉为秦将王贲所俘,赵亡.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王未遂,秦遂起兵攻燕.次年下燕都蓟城,燕王西逃到辽东,杀太子丹求和.前222年与代王嘉同时被俘,燕亡.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引河水灌大梁,三个月城破,魏王嘉出降,魏亡.前224年,秦王派王翦率军六十万伐楚,次年,俘楚王负刍,平定楚地.前221年,秦将王贲攻齐,俘齐王建,齐亡.
至此,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3、西汉时代与匈奴战争: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至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汉与匈奴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广大沙漠和山地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骑兵作战。西汉与匈奴战争,是秦汉以来最大的一场民族战争。武帝前期,西汉由于经过长期战争准备,经济力量大大超过匈奴;建立了强大骑兵;选拔使用卫青、霍去 病等杰出的骑兵将领;采取远程奔袭、各个击破的方针,先后取得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

4、三国时代

5、隋末唐初战争:
隋末农民战争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隋王朝的战争,这次战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王薄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吊反唐失败,前后整整14年,历经荥阳之战、洛阳之战、乐寿之战、江都之战等重大战役,沉重打击了隋王朝。
唐初主要是与突厥的战争,另外高宗的与高丽之战等。

6、宋辽时代:主要战争有檀渊之盟(宋辽)、靖康之变(宋金)、南宋抗金包括岳飞抗金黄天荡之战等、大元征战等。

以后还有明初的靖难之战、明末的台湾收复战等,总之,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波澜壮阔。

(二)世界历史:
主要的冷兵器战争主要有:
汉谟拉比战争、埃赫争霸战争、美吉多之战、卡迭石之战、特洛伊战争、美塞尼亚战争、亚述战争、巴比伦之囚、神圣战争、希波战争 、马拉松之战、温泉关之战、萨拉米斯海战、维爱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西西里之战、羊河口海战、科林斯战争、比奥西亚战争、留克特拉会战、曼丁尼亚会战、希腊同盟战争、奥林托斯战争、萨莫奈战争、喀罗尼亚会战、亚历山大东征、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会战、高加米拉会战、拉米亚战争、皮洛士远征、马其顿战争、布匿战争、埃克诺姆斯角海战、坎尼会战、特拉西梅诺湖战役、拉菲亚会战、尤古尔塔战争、同盟者战争、米特拉达悌战争、斯巴达克起义、帕提亚战争、高卢战争、罗马内战、前三头同盟战争、法萨罗之战、后三头同盟战争、亚克兴海战、罗马北部边界战争、罗马东部边界战争、条顿堡森林围歼战、高卢起义、罗马不列颠战争、犹太战争、罗马安息战争、蒙斯格劳皮乌斯战役、达西亚战争、罗马马科曼人之战、罗马东方战争、埃及布里克起义、撒克逊入侵不列颠之战、罗马波斯战争、前期罗马波斯战争、罗马哥特战争、奥列良努斯与齐诺比亚战争、奥列良努斯与泰特里克斯战争、米尔维恩桥决战、北非阿哥尼斯特运动、匈奴西哥特之战、罗马夸迪人战争、伦提恩人罗马战争、亚德里亚堡之战、斯提利科对西哥特人之战 、西哥特征服战争 、爱尔兰入侵不列颠之战 、汪达尔人征服战争、匈奴罗马战争 、沙隆之战 、汪达尔人罗马战争、狄奥多里克与奥多亚塞之战 、马资达克起义 、勃艮第与法兰克战争、加萨尼与莱赫米战争、西哥特法兰克之战、日本磐井之乱 、尼卡起义 、查士丁尼征服汪达尔人战争 、查士丁尼征服东哥特战争 、法兰克王室内战、艾特弗里斯战争、拜占庭与阿瓦尔战争、拜占庭波斯战争等。

战国(例: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等) 秦末(巨鹿之战、楚汉争霸等) 隋末 宋末 元末 明末 这些时期都是军阀割据时期 打的仗多 经典案例也多

战国、秦末楚汉战争。
一般乱世战争比较多,所以经典战争也比较多。

隋唐,这个时代也是各路英雄辈出

古代三大强悍武器,遥遥领先世界
汉代发明家马钧将诸葛连弩改进为连续发射五十矢,威力更大,但因生产复杂,没有批量生产装备军队。在冷兵器时代,诸葛连弩是威力具大的远程武器,它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三国时期已为 铜制,荆门掇刀、沙洋均有“三国 铜弩机”出土,上标年号为“黄武 元年”。可见,这种武器在夷陵之战中已被广泛...

《三国志·战略版》打造冷兵器时代巅峰战场“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孙刘联盟,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此乃三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赤壁之战。这是冷兵器时代人类谋略战争的巅峰之战,也是直接奠定了三国鼎力基础的关键一战。其中庞统连环计、诸葛借东风、火烧赤壁等历史典故至今都被三国迷们津津乐道。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

冷兵器时代世界上出现过哪些特种部队呢?
特种兵的出现始于二战时期,但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早已不乏“特种兵”的身影,如战国时期的铁鹰锐士、隋朝的燕云十八骑等等,1、秦国铁鹰锐士 剑术马战步战阵战皆精 “锐士”是战国时秦国经过选拔训练有素的步兵。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军力大盛,士兵...

中国古代战场上最常用的冷兵器——矛
”兵器商人支支吾吾了半响也没说出什么,众人纷纷大笑离去。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前后不一致的人或事物,所以说在我国的文化中兵器所代表的一些深刻涵义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矛不仅仅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冷兵器之一,更是我们民族时代更替的见证者,经过时间的流逝它的存在本身已经与我们的文化相交融,成为...

是冷兵器之王沾满了两千万人的鲜血曹操因为不信吃了大亏
赤壁之战前的公元207年,曹操统一了十二州,据说其人口仅相当于战前一州的数量。虽然这个州指的是人口最多的州,但也可以看出人口流失的惊人。如此惨绝人寰的死亡人数,首先说明古代冷兵器杀人,比使用火器的现代战争还多。三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兵器多为长兵器,如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田方画戟...

古代是冷兵器时代,为什么战场上会到处都是火?其实是这样的
古战场遗迹 其实在古代的战场上有火出现是很正常的,在人们的印象里面,战场上出现的武器包括了,刀、叉、剑、戟、斧、钺、钩、叉等等,这些都是冷兵器的代表,不可能在战场上形成战火,但是人们都忽略了这样一家武器---火箭。「 ”火箭”最早是在三国时期被用到了战场上,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同时,它也是冷兵器时代一场脍炙人口的战争,几乎包涵了所有戏剧性的元素,如强弱对比鲜明的军队、意志力坚强的统帅、反败为胜的曲折历程,还有气贯...

冷兵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五种弩箭
由此可见,弩在汉匈大战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汉军装备的明显优势,亦从侧面反映了大黄弩的优异性能,及发达的兵器制造技术,可谓弓弩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诸葛弩--一弩十矢俱发 由于战争导致的需求,弩得以持续发展,到了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压制魏国骑兵,以及守隘塞口,遂在前代连弩的基础上...

什么是冷兵器时代?什么是火器时代?火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完全代替冷兵器...
(1)简而言之“冷兵器时代”就是指在战场上使用一切不与火药有关的白刃战兵器的时代。包括先秦时期至唐朝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时期,人们使用的木头 骨头 旧石器 新石器 青铜器 铁器等制成的兵器。(2)“火器时代”就是指当火药开始介入军事领域的时代。在欧洲的体现最为明显。13世纪时期,成吉思汗建立...

中国三国,和日本战国,哪个规模更大,战争更激烈
论规模肯定是三国大,毕竟涉及到的地盘、军队数量、甚至波及的百姓都不是日本战国所能比拟的;激烈就不好说了,毕竟日本战国时代已经引入火枪,大筒这类的热兵器,杀伤力比纯冷兵器要强得多;而三国时期强力战法基本要靠火攻,这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其它相关链接

资料来自于网友,若有质量问题,请联系电邮
© 狮子故事网